一所学校,培养了抗击日本侵略的生力军,成为优秀军政干部成长的摇篮。
一首校歌,传唱着抗日民主根据地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雄壮豪迈的战斗气概,激励着子孙后代奋进不息。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创建。1937年初,“红大”随党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更名为抗大,毛泽东任学校教育委员会主席。抗大建校之初,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抗大锻造出一批批民族精英,他们把革命的火种撒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今天我们追寻英烈的足迹,依然可以感受到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抗大精神。
1939年6月,抗大总校告别了延安。五千抗大师生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辗转一年多,来到太行山敌后根据地。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培训了成千上万优秀的军政干部。
抗大学生活跃在各个敌后战场,带领部队、民兵和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打伏击、炸碉堡、破公路、扒铁轨、炸桥梁、拔据点,打得日伪军人仰马翻,魂飞胆丧。因此,日寇把抗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下狠心要“消灭抗大”。当时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声称:“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了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抗大校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凯丰作词、吕骥作曲,于1937年底完成的。作曲家有意识地把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雄壮豪迈的战斗气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这部音乐作品具有了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了这所学校的革命气质。全曲三个部分没有明显的段落界限,它连接紧凑,一气呵成,有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曲作者为了体现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等精神,在第二个部分高音区使用了同音反复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由于这一手法的运用,造成了强烈、紧张的特殊效果,促成了全曲的高潮,突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
光阴荏苒,抗大总校离开太行老区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那不朽的抗大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代子孙,那气壮山河的抗大校歌,将永远激荡在人们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