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江苏新沂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专线,我是导游员***,很高兴为各位来宾作介绍。
宿北大战纪念碑亭
现在我们看到的宏伟建筑就是宿北大战纪念碑亭,这个碑亭建于1996年,也就是宿北大战胜利50周年,它的整体是仿汉代建筑,采用碑亭合一的建筑模式,我们看亭中有碑,碑外有亭,也就显示出它的高大雄伟。
再来看这碑的最上面有凹下去的一块,可以看作是一弯新月,下面连着的一圆,可以看作是太阳,这就寓意在宿北大战中牺牲烈士的革命精神与日月同辉,与上天共存。碑的背面记载着宿北大战战绩。在纪念碑亭的前方,是陈毅元帅的雕像,从背面看,他是由深浅不一的两种石块雕刻的,因为陈毅元帅总是穿同一件破旧的大衣,上面打满了补丁,由此可见陈毅元帅是多么的艰苦朴素。它采用的是上实下虚两种不同的雕刻手法,面部表情刻画的十分传神,眉宇之间透露着大将风范。
陈毅元帅不仅心中装有百万雄兵,而且他还是一位戎马诗人,在宿北大战胜利后,陈毅元帅欣然登上马陵山顶峯极目远望,但见苍莽的峰山,一泻千里的沭河,大运河就像一条弯曲的彩带镶嵌在一望无际的骆马湖上,山河的辽阔,战争的壮烈,不禁心潮澎湃,化作一股豪气在心中升腾,随脱口吟诵:“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三仙洞)
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三仙洞),位于江苏新沂马陵山五华顶西南山脚下。1946年冬,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三仙洞内指挥的著名的宿北大战,奏响了解放战争史上的辉煌乐章。
宿北大战前后历时七天七夜,前两天两夜,指挥所设在山脚下王庄镇上一个叫乔如青的村民家里;后因战时需要,转移至三仙洞。三仙洞依山成窟,巧夺天工,隐蔽在悬崖绝壁之中,显得格外神秘;这里低于地面近10米,被称为射击盲点,子弹从任何角度都打不进洞里。三仙洞里左边的一个小洞是放煤油灯用的,至今洞石上还存有被熏黑的痕迹;右边的小孔是挂军用地图的;当时洞里还有一张小桌和一张行军床(现在收藏在新沂市博物馆内)。
由此可见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艰苦。战火中的日日夜夜,陈毅、粟裕以煎饼卷盐豆充饥,以洞中山泉解渴,运筹帷幄,胜利地指挥了宿北大战,开创了解放战争初期全歼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光辉范例。1982年,省政府公布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旧址(三仙洞)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12月18日,毛泽东致电陈毅、粟裕,“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 1946年12月20日,毛泽东又致电陈毅、粟裕,“歼敌二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
抗日烈士纪念碑亭
在江苏新沂马陵山峰山公园内屹立一亭,亭内一石碑,这就是抗日烈士纪念碑亭, 抗日烈士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我宿北军民在陆渡口、筛子、南涧等地与日寇浴血奋战而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
该纪念碑亭的前身为宿北抗日烈士纪念塔,1944年建,正方形塔基,大砖石结构,百花簇拥,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塔身正面九个大字系老革命家、苏北区行署主任李一氓题词,碑文由宿北县长蔡贡廷亲撰,宿北县参议长阎仰西书丹。宿北抗日烈士纪念塔在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攻宿北解放区时遭毁。1960年,新沂县人民政府在马陵山重修碑亭,并将原宿北抗日烈士纪念塔中的碑石移立亭中,以烈士的光辉业绩启迪后人,教育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