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盛世编志书,资政育人谱新篇。历经四年多的增删修改,30多万字的《永利村志》于2020年3月出版发行。这是张家港市乐余镇的第一部村级志书,也是全国文明村—永利村近年来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当我浏览《永利村志》一书时,读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人物和事件,这些并不陌生的内容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作为乐余镇永利村人,《永利村志》所讲述的许多过去的事情,于我而言大多是珍贵的记忆。别的不说,单说《永利村志》第三章“人物名录”所列的“革命烈士一览表”,表中顾德玉和万永坤两位烈士的名字,就曾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对顾德玉有印象,是因为我小时候就见过他的照片。顾德玉的小侄子是我很要好的小学同学,当年上学放学我们总是结伴而行。同学的家里我也经常去,他家门楣上贴有红纸黑字的“光荣人家”四个字,跨过门槛走进家门,抬头就会看到堂屋墙壁上挂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一位头戴海军帽、身着海军衫的海军战士黑白相片,照片上这位年轻帅气的军人就是顾德玉。我的同学是60后,在他出生的10多年前,叔叔顾德玉就在福建沿海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同学是从相片上认识了叔叔,也是在听了爷爷和父亲的讲述,才知晓一些叔叔学习、工作直至牺牲的故事。
当年我所在的小学,每到六一儿童节或是国庆节,都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校长曾多次邀请我同学的爷爷到学校里,向全校师生讲述儿子顾德玉参军入伍、艰苦训练、勇敢战斗的感人故事。我工作后也没有忘记同学爷爷所讲的故事,曾经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基本可以还原顾德玉烈士牺牲的情景。当年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后,并不甘心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国民党军队总是叫嚣要“反攻大陆”,经常派出海军和空军的军舰、飞机侦察袭扰福建沿海。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的空军组建时间不长,战斗力还不够强,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空权基本上还在国民党空军手上,福建厦门、漳州一带成为国共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1954年9月19日下午,国民党空军先后出动F—47战斗轰炸机14架次,对锚泊在漳州东山港的我海军巡逻艇大队的3艘巡逻艇轮番轰炸扫射。巡逻艇官兵不畏强敌,迅速组织对空火力进行还击,最终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两架。因为东山港区狭窄、水浅礁多,海军巡逻艇规避不及,遭敌机攻击后损失惨重,海军一艘巡逻艇被敌机炸沉,12名海军官兵牺牲,顾德玉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我的同学在家中排行最小,家里人都很宠爱他,爷爷常给他零花钱,他口袋里的零食每天都有。同学在学校里比较贪玩,上课也不太认真,班主任是一位要求很严的女教师,她经常训斥顾姓同学:“你这种学习态度怎么对得起牺牲的叔叔?你是怎么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将来你能当好革命接班人吗……”挨了老师训后,我同学总是满脸通红,一如既往检讨批评自己,并向老师保证一定改正缺点、认真学习,长大后要像叔叔那样,参军入伍、保卫祖国。
初中毕业后,我与同学联系很少。后来听其他同学讲,这位顾姓同学在初中毕业后并没有参军入伍,而是经商去了,几年时间就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他那个商圈里小有名气的顾老板。投身商海几十年,顾老板没有忘记自己是烈士的后代,始终做到遵规守纪、照章纳税,他没有愧对自己的叔叔。
对于万永坤烈士,我也是从照片上认识他的。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场面很大的会议。会议就设在学校操场上,主席台是操场边上的一个高土堆,主席台四周摆满了花圈,台正中的幕布上挂着一个大相框,相框里是一位年轻军人的黑白半身像,会标是:万永坤同志追悼会。这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沙洲县乐余公社六大队召开的一个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会议,大队干部、社员群众、学校师生都参加了追悼会。记得追悼会是由公社人武部的领导主持,首先是与会人员向万永坤遗像默哀、鞠躬;接着是万永坤生前所在部队的领导介绍其在部队里的工作表现,以及万永坤同志为国防事业而牺牲的情况,认为他是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最后是由大队党支部书记致悼词,悼词最后说,万永坤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革命战士,是人民军队培育的一名英雄,他是万家的光荣,也是全大队的骄傲,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烈士遗志,抓革命、促生产,为夺取全年农业生产大丰收而努力奋斗。追悼会开后不久,在当年六大队的公墓里,立了一块颇为醒目的墓碑,碑上镌刻了一颗红色五角星,五角星下面刻有七个大字:“万永坤烈士之墓”。
万永坤的兄弟姐妹很多,他最小的弟弟大我一两岁,小名叫八郎。我所知道的有关万永坤烈士的故事,大多是从八郎那里听来的。1976年4月,山东胶县的一处国防工程发生坍塌事故,解放军某部副班长万永坤在此次事故中牺牲。噩耗传来,八郎家里人是悲痛欲绝,他的母亲更是哭得撕心裂肺,整天以泪洗面。在不久前,父母曾对八郎讲过,当兵的哥哥就要复员退伍了,家里也要为他准备婚事了。八郎知道,哥哥早已订婚,已经过了晚婚的年龄,生产队里与哥哥同龄的青年人,都已经结婚且小孩都好几岁了。此后,八郎一直等啊盼啊,等哥哥早日退伍回家,盼哥哥把嫂子娶进家门。万万没想到的是,八郎等到的却是哥哥在部队里牺牲的消息。
当年上小学的八郎曾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生,可在哥哥追悼会后好长一段时间,他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哥哥的牺牲,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厚重的阴影。好在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八郎后来逐步走出了阴影,又成为一名快乐的读书郎。
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顾德玉和万永坤都是原乐余公社六大队第8生产队的人,都是农民的子弟,都响应号召参军入伍,都为国防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两位革命烈士的事迹,我所了解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党爱国、勇敢战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弘扬的。英名不朽,精神长存。前几年村里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时,我曾向村干部建议用好红色资源,让顾德玉和万永坤两位烈士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在村史馆筹建过程中,也曾建议将乡村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重视挖掘两位革命烈士的事迹材料,用好红色史料,增强学习效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村史、铭记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