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陂召开调查会
1929年,毛泽东病后回到闽西特委所在地苏家陂。他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召开了很多调查会。在他住的屋檐下,放一张四方桌子,一大壶开水,几个饭碗,他分头请一些乡亲们谈话,每次人数五至六人,他请雇农、佃农,也有中农,谈种田,谈收成,谈生活,谈过去和现在对比。毛泽东要谈的,都是农民们日常很熟悉的事,你一言我一语,甲谈已初充,商商量量,无拘无束,好像是在谈家常。毛泽东要调查的都得到了,而农民们很高兴,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思想上受到很多启发和教育。毛泽东还找商人谈,他总是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和引导他们高高兴兴地讲。毛泽东在闽西时期召开了许多调查会,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向熟悉的干部做调查
1957年五、六月,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煽动北大、人民大学等校部分学生帖大字报,开辩论会,宣扬什么美国式三权鼎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什么各党派轮流坐庄,搞政治设计院等,闹得不可开交。我那时正好在中央党校学习,距离清华、北大、人民大学都不很远,毛主席便要我去这些学校搞调查。一是看大字报,二是听辩论会,把大字报辩论会的主要内容摘要下来,而且要数量统计。如大字报多少张,参加辩论会的有多少人,赞成资产阶级民主的有多少人。
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长汀城后,毛泽东在辛耕别墅查阅了《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初步了解了地方的状况。
二、毛泽东在闽西进行调查的概况:
○11929年3月16日,毛泽东在长汀党组织的帮助下,邀请长汀城里的钱粮师爷、老衙役、老裁缝、教书先生、佃农、游民等各阶层六种人,在辛耕别墅内召开调查会,进一步了解长汀的政治、经济、阶段状况和风俗民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主席正确地制定出打土豪、筹款的具体政策和对象,充分发动了群众。并于3月20日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制定出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正确的方针、策略。○21929年7月中旬,毛主席在闽西一大召开前与参加闽西一大的部分代表进行交谈后,发现他们对闽西的革命形势、社会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便向邓子恢建议,把代表分散到各地去进行一个礼拜的调查。这期间,毛主席还亲自主持各种座谈会进行调查研究,为闽西一大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作准备。7月20日,闽西一大正式开幕,毛泽东出席大会指导。会上,他代表前委作报告,指出了闽西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同赣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建立中心工作区域。○3闽西一大后,毛主席在上杭、永定农村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贯彻落实闽西一大会议精神,指导永定、上杭建立苏维埃政府,指导闽西特委培训干部,倡导创办贫民小学。○4古田会议前,毛泽东在长汀城召开了工人座谈会,听取了工人群众对红军的意见。在新泉整训期间,召开农民调查会、士兵调查会,在短短的10多公里,毛泽东人“望云草室”到农家村舍,从部队驻地到陈列场上,召开了一个个座谈会,进一步摸清了红四军的思想、政治状况,对应该纠正的错涩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对如何加强党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广泛听取官兵的意见,为起草古田会议决议作准备。○51930年10月1日,毛主席在江西寻乌调查后,率领红四军第三次入闽,在武平主持召开区、乡苏及赤卫队干部及活动分子调查会,并于10月9日第一次进入上杭才溪进行社会调查,推动了才溪农业合作社运动,使才溪乡的互助合作组织成为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组织。○61932年冬,毛泽东在汀州福音医院休养时,经常到郊区和农民一边劳动,一边拉家常,了解粮食收成情况:到红军斗笠厂召开座谈会,调查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还深入基层工会、商会、合作社、工厂、机关等,调查了解汀州市的经济建设情况。毛泽东发现汀州群众严重缺米、缺盐、缺些,生活困难,而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毛泽东为此召开干部会议,批评汀州市政府的官僚主义领导方法,教育干部注重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的油盐柴米问题。毛泽东在汀州4个月的社会调查,收集和掌握了丰富的经济方面的材料,着手起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我们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