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武汉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厚重的历史记忆。城市不能忘记英雄,以英雄的名字命名道路,是纪念和延续英雄精神的重要方式。那么,你是否了解这些以英雄命名的道路背后的故事呢?
彭刘杨路:
武昌首义功载千秋,辛亥三烈名垂青史
从左至右: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资料图
“彭刘杨路到了”,凡经过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公交车,都会报出这个由三个姓氏组成的站名。彭刘杨指的是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即辛亥首义三烈士。而且在不远处的首义广场上,彭刘杨三位烈士的雕塑昂首屹立。武昌首义“三烈士”的故事,正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武汉这座“英雄之城”中流传。
1911年10月9日原是革命党人预定起义之日,起义领导人彭楚藩、刘复基等正在武昌小朝街指挥部部署起义时,突遭到清宪兵、巡警包围,彭楚藩、刘复基等40多人被捕,与此同时,革命党人杨洪胜也因运送弹药被捕。
彭、刘、杨分别被押解到湖广总督署大厅审讯,在当晚的刑讯中,三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没有透露半点起义消息。三位顶天立地的英雄,面对屠刀宁死不屈,于10月10日凌晨血洒督署辕门,时年分别为27、26、36岁。同为湖北革命党人的胡石庵,赋诗泣颂三烈士:“貌清而洁,骨侠而烈。促革命之动机,贡牺牲于祖国。湖湘种灵兮,孕兹三杰。千秋万岁,永纪念夫鄂州血。”
彭、刘、杨三人牺牲的消息,激起了革命党人百倍勇气。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于武汉,席卷全国,并以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之势,推翻了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
从彭刘杨路走过,脑海中浮现出三烈士慷慨不屈,视死如归的赴死场景。回想起武昌首义,那是多少仁人志士用生命换来革命的光辉,那种对革命信念直言不讳、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代代传唱。
刘家祺路:
浴血奋战不惧艰险,将军身死千古垂范
抗日英雄刘家祺。资料图
刘家祺路西起京汉大道,东至中山大道,1937年,为纪念抗战英雄刘家祺,当时汉口市政府将日租界内一条小路命名为“刘家祺路”。有证可寻,刘家祺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武汉籍将领。
1937年8月,武汉籍将领刘家祺率部北上抗日,开赴前线。由于军情紧急,刘家祺在路过武汉时,他只在武昌的家中与亲人相会了不到两个小时。
1937年10月11日,山西忻口保卫战开始,侵华日军板垣师团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忻口阵地发起进攻。刘家祺率部沉着应战,敌人飞机、大炮轰炸时,他指挥部队躲入掩体;炮火一停,他指挥部队马上冲锋,以仅有的步兵武器狠狠打击日军,近距离互掷手榴弹,多次展开白刃肉搏,双方均损失惨重。12日,南怀化主阵地被日军突破,五十四师将士虽伤亡甚巨,但在刘家麒指挥下,仍然奋勇杀敌。刘家祺亲自指挥部队反复冲锋,阵地几次易手,战斗十分惨烈,终因敌众我寡,无力恢复阵地。16日,刘家祺与郝梦龄在前线督战中,双双中弹,英勇殉国。
24日,两将军的灵柩运抵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站前备有素车白马,武汉各界4000余人恭迎忠骸。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说:“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从郝梦龄、刘家祺……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陈怀民路:
空中大捷可歌可泣 空军英雄义薄云天
传奇飞行员陈怀民。资料图
陈怀民路位于中山大道东北段东南侧,东起胜利街,西至中山大道。该路曾名南小路,后来几经易名,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改回陈怀民路。
陈怀民是武汉“4·29空战”中以身殉国的空军英雄。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长节(日皇生日),日寇想以空捷为天皇祝寿,派遣海军航空兵团的39架飞机越过鄂赣边境,向武汉进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陈怀民,与来犯日军飞机激战,在受到5架96式舰载战斗机围攻时飞机油箱着火,他放弃跳伞求生,与日本佐世保第十二航空队所谓的“红武士”二等航空兵高桥宪一驾驶的飞机相撞,壮烈牺牲,成为当时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武汉“4·29空战”,日本敌机遭此重创,整整一个月未敢侵袭武汉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