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这句话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图:方志敏手迹
这是因叛徒出卖被俘的方志敏 在牺牲前留下的遗言
87年前的今天 1935年8月6日 方志敏在赣江江畔英勇就义 时年36岁
今天 让我们一同追忆方志敏烈士 重温他的故事
从爱国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者
1899年8月21日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 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方志敏从小聪明好学 一年就读完了私塾
1921年9月 方志敏考进九江南伟烈学校就读 不久因借贷无门 被迫辍学
1922年7月 方志敏来到上海 梦想找个半工半读的事情来做 可并未如愿

一天 方志敏应朋友之邀 去法租界的公园散心 一到公园门口就看到一块 “华人与狗不准进园”的牌子
方志敏全身一阵烧热 他感觉着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方志敏深切体会到 欲救民族独立解放 绝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济事 而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
将帝国主义打出中国去 才是唯一的出路
1924年3月 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说道: “从此,我的一切 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 方志敏 从爱国主义者 成长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经手的款项数百万元 身上却没有一个铜板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爆发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吉安一带发动农民运动的 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方志敏 为迅速建立武装 秘密回到家乡弋阳

方志敏带领根据地军民 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进行了一系列的创造性工作 创建了我党最早一批苏维埃政权 创建农民革命团和红十军 首创了地雷战
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解决财政问题 发行红色股票 从而使赣东北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被毛泽东称为“方志敏式”根据地和 “苏维埃模范省”
方志敏虽曾担任 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红十军政委等要职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 但他素以清廉自持 “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 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 从没有奢侈过

当方志敏被两个国民党士兵 无意中发现并认出后 这两个士兵按他们的习惯思维 意识到似乎“要发大财了”
可是 他们搜遍了这位 “共产党大官”的全身却一无所获 他们惊愕了
方志敏淡淡地说: “我今天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 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
真正的革命者没有投降敌人的
1935年1月 时任中国工农红军 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 率部进入了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

同数倍于己的敌人苦战七昼夜后 弹尽粮绝的方志敏 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找到
两个人把方志敏 从棉袄领子到鞋底翻了个遍 也只找到一块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 两个士兵没有搜到钱财 只好将方志敏押解下山

图:方志敏使用过的怀表和自来水笔
高官任做 高马任骑 是国民党诱降方志敏的条件
然而 方志敏却对来人讲: “真正的革命者只有被敌人残杀, 而没有投降敌人的。”
狱中以笔代枪 写出十三万六千字文章
不久 方志敏的几位战友 相继牺牲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下 方志敏意识到 敌人在他这里屡屡碰壁 留给他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于是跟国民党当局提出 想写点东西
在狱中 方志敏忍着病痛 呕心沥血坚持创作 共创作出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 累计十三万六千字的文章 他以笔代枪 在监狱当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革命
在《可爱的中国》中 方志敏字字泣血 将祖国比喻为苦难的母亲

“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呐!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的睡着不醒吗?’ ”
1935年8月6日 天气阴沉 赣江呜咽 方志敏戴着沉重的脚镣 昂首挺胸 走出牢房 随着一声枪响 方志敏牺牲在赣江江畔 时年36岁

“父亲笔下‘可爱的中国’ 我替他看到了!” 方梅老人 是方志敏烈士的女儿 父亲方志敏牺牲时 她只有3岁多 一生只和父亲见过两次面

图:方梅老人
在她刚认得一些字的时候 母亲把父亲的遗作《可爱的中国》 送给了方梅 并在扉页上题写: “梅儿,这本书是你爸爸在狱中用血泪写出来的遗言,你要反复地精读,努力地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继承你爸未竟的事业!”
“也是从这一天起, 我开始真正了解父亲, 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父爱......”

图:方梅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