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粟裕11年22次给中央“提意见”,为何中央不批评,还鼓励他提?
2022-12-19 09:45:18
来源:常棣
作者:棠棣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长期实兵指挥的过程中,粟裕总是从全局出发,深谋远虑,及时向军委和毛泽东提出各种真知灼见的战略性建议,成为人民解放军提出全局性、战略性建议最多的将领。

    建议一:“向北发展”

    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以后,日军将重点转向华北、华中占领区,专门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率军挺进江南敌后的粟裕,积极思考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

    在“向东作战”的目的达到后,粟裕与陈毅一起考虑“向北发展”的问题,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940年4月21日,粟裕与陈毅等人联名向中央建议新四军军部及主力部队东移苏南,并提出“皖南、苏南分则力弱,合作可以开展局面”,“应先放弃皖南,集中全力发展苏南,直到海边”,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

    这是粟裕直接向中央提出战略建议的开始。

    建议二:党政军民一元化

    在尖锐激烈的反“扫荡”、反“清剿”斗争中,粟裕认为,在游击战争的环境里,特别是在苏中的特殊情况下,加强党委对各个系统与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极为重要。

    因此,他于1942年7月提出实行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在领导体制上统一和协调各个系统各个方面的关系。

    在7月19日给新四军军部的建议电中,他说:

    “使党政军民一元化,区党委与师部机关合并,其负责人可兼军区政委或主任职务,分区亦然。军区及师部、旅部负责人亦应参加地方党委之一部分工作,以便完全协调而利于坚持斗争。某些军队与地方干部可酌量对调之。”

    在7月29日的电报中,粟裕再次就组织形式问题提出补充建议,以“统一党政军领导,确实做到一元化”。

    中共中央于9月1日做出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明确指出:

    “根据地的建设与民主制度的实行,要求每个根据地的领导一元化。”“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

    显然,粟裕的建议对中央的决策是有影响的。

    建议三:军地结合

    与此同时,粟裕根据斗争的要求并为将来的战略反攻做准备,在1942年7月19日和7月29日上报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两份电报中,建议改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抽出部分主力团在较为安定的地区进行整训,其余主力团与当地武装合并,实行地方化,从而加强坚持原地斗争的武装力量。

    这个建议很快被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采纳,成为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一项成功的战略性措施。

    建议四:建制不分割

    1945年8月至11月,中共中央决定粟裕负责组建华中野战军。为使主力部队保持完整的建制和原有的战斗力,粟裕多次向华东局和华中分局建议不宜从华中打散建制分别抽调部队到山东,但没有得到同意。

    粟裕从大局出发,于10月27日直接致电中共中央提出这一建议。中央于10月29日复电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指出“各师建制应尽可能不分割”。

    建议五:南北两线各组织一个战役

    1945年11月9日至16日,蒋介石制定了“半年剿共计划”,确定了“先安关内,再图关外”的战略步骤,企图“两个月内消灭苏北共军”。

    粟裕从战略全局及其发展趋势考虑,认为必须在华中地区南北两线各组织一个战役:

    在南线,组织高邮邵伯战役,攻克并控制高邮、邵伯、泰州一线,打破蒋军沿运河北进分割华中解放区的企图,解除南线蒋军对两淮的威胁,改善苏中与淮南的战略态势,创造未来自卫反击作战的战场;

    在北线,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破坏并控制徐州至海州段铁路线,使华中与山东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创造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作战的广阔战场。

    因此,粟裕与张鼎丞等人联名于1945年12月3日致电中共中央并陈毅等人,首先建议发起高邮邵伯战役,他说:“建议即集中野战军三个纵队,攻占高邮与歼灭可能来援之顽25军”。

    粟裕等人的建议很快得到军委批准,但5天以后,军委和陈毅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要求粟裕出击津浦路南段,进行大破击。粟裕认为,高邮之战,若失战机,后患无穷。因此再次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

    他指出:

    “为解除顽军自高邮沿运河向北分割华中之威胁,建议仍按原计划夺取高邮、邵伯,”

    同时“建议山东与华中部队于1946年1月间组织一次大战役,将徐海段铁路彻底破坏并完全控制之。

    此举有如下好处:

    使华中、山东连成一片,两个野战军能有效配合;战场扩大,尤其是控制了淮北平原,便于我大兵团机动,迫使顽军在我山东与华中两个根据地之间的起伏地及半河川地区作战,便于我在运动中大量歼灭其主力。

    如此又能获得成功,则顽军受挫后,势将暂时退守徐州,以待重整旗鼓。斯时,我再以一部破袭徐蚌段及徐郑段铁道,使徐州孤立,于我更利”。

    显然,这是当时情况下一个符合战略全局利益、符合华东战场实际的战略构想。

    在粟裕的坚持下,陈毅将本属于粟裕指挥的6纵留在淮海地区后,同意华中野战军7、8两个纵队先打高邮、邵伯,使粟裕用于高邮邵伯之战的主力部队三缺其一。

    但粟裕还是毅然决定于12月19日发起战役。

    此战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使华中南线战略态势得到极大改善,为后来的七战七捷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当高邮战役将要结束的时候,徐州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山东临城以东的枣庄、峄县地区进犯。陈毅决定在临城地区组织决战,命令华中野战军6纵开往山东参战。

    粟裕于1946年1月4日致电中共中央、华东局和陈毅,再次提出组织陇海路东段战役的建议,最终得到了军委的批准。

    这一战役,华中野战军控制了300余里的陇海东段铁路线,使华中和山东两大战略区连成一片,为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纵深迁回、南北机动、协同配合,为后来举行宿北、鲁南等大歼灭战,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

    显然,粟裕建议发起陇海路东段战役,是从整个华东战场(而非只从华中战场)的全局利益和长远的战略需要出发的,是从以后进行大兵团运动战的战略要求出发的,表现了他驾驭全局、掌握未来的战略远见和战略才能。

    建议六:苏中战役3次建议

    1946年夏,面对蒋介石即将发动的全面进攻,是内线歼敌有利,还是外线出击有利?

    粟裕认为:

    在战争初期,以致整个战略防御阶段,应充分利用在广阔根据地内部作战的有利条件,执行内线歼敌的方针,推迟外线出击时间为有利。在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时,再转入外线战略进攻。在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各自在内线歼敌,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

    他认为:

    华中野战军在苏中作战,民情熟悉,补给容易,能得到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比西出津浦线作战有利得多。

    因此,早在1946年5月5日内战爆发前40多天,粟裕就向军委建议,为争取主动和战略配合,如果国民党军进攻李先念的中原野战军,即可发起苏中战役,为中共中央所采纳。

    1946年5月31日,粟裕又致电军委,提出华中战略区初期作战的战略构想。

    电报分析了华中敌我战略态势,判断国民党军对华中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即将于近期向华中解放区进攻并以苏中为主要攻击方面。认为要击破国民党军的企图,必须达到歼灭其4至6个师的目的,才能改变现敌我态势。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连续进行2至3个战役,非一个战役所能完成。但是以华中野战军现有的6、7、8三个纵队的实力,只能打一个战役,要连续打下去必须增加新的力量。

    因此,粟裕建议,将“四、五旅调回华中”。关于华中与山东两个战略区的配合问题,粟裕在电报中提出,“倘苏中两个战役胜利后,即以六、八纵队,四、五两旅,配合九纵队、九旅,包围徐州,占领徐蚌段,在可能时则配合山东夺取徐州或济南及海州、灌云等城,以改变华中与山东的斗争形势。

    这个布置,我们要求山东在整个战役上应让华中先在苏中取得一二个战役的胜利后,再转移兵力”。

    后来的实践证明,粟裕这个战略构想,基本上是符合解放战争初期华中战场的实际情况的。蒋介石果然首先把苏中作为主要攻击方向,随着战局的发展,主战场逐步由苏中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地区,再由淮海区转向山东。

    粟裕还认为:

    战争初期,各战区之间应有战略性的配合,但不宜过早地高度集中兵力进行战役性的配合,如果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集中更大的兵力,则敌人之兵力也将随之作更大的集中,不利于各个歼灭敌人。
   
    在兵力对比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过早地进行大会战,我军很难有胜利的把握。基于此,他多次向军委提出华中野战军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歼敌的建议,并得到军委批准,从而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

    这对于军委改变原定晋冀鲁豫、山东、华中3支野战军外线出击计划,形成战争初期南线先在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做出了重大的战略贡献。

    建议七:华中、山东大会师

    1946年9月两淮失守以后,华中、山东两野战军已经靠拢。

    粟裕认为,随着战争向解放区纵深发展,战线逐步缩短,敌我双方兵力更加集中,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将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争取主动、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只有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敌人的战略围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因此,粟裕等人在9月20日致电军委和山东野战军,建议两个野战军集中行动以改变战局。毛泽东收到粟裕的电报后,非常高兴,对朱德说:“粟裕这个同志主意多嘛,你看他又给我们出点子了。”

    军委在9月22日和23日复电同意了粟裕的建议。

    建议八:先打再走

    华东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会师后,关于战略出击方向有两种意见:

    一是陈毅主张全军进入山东,一是粟裕主张在苏北打一个歼灭战再走。

    粟裕认为走和打必须结合起来考虑,应该集中华中和山东两野战军在苏北打一仗再走,以争取一切机会多歼灭敌人。如果我军不能在苏北打一个较大规模的胜仗就全军入鲁,过早地丧失华中,不仅对民心、军心不利,给以后开展苏北敌后游击战争增加困难,而且对下一步入鲁作战也不利。

    经过反复争论,军委与毛泽东批准了粟裕的主张,决定华中和山东两野战军暂缓去鲁南,先在淮海打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

    在粟裕的战役指挥下,华中和山东两野战军相继取得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夺回了主动,完成了华东战区的第一个转折,把运动战、歼灭战推向更大的规模。

    为以后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建议九:配合刘邓4次建议

    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外线出击后,为加强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的指挥,军委于8月4日指令粟裕前往鲁西南指挥,以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并认为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粟裕即将前往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能否起大作用。

    粟裕接到军委电报,联系全国战局认为,就战略全局来看,战略重心已由内线转到外线,主战场也由山东转移到中原,华东野战军今后的主要作战方向和指挥重心也将相应地转到外线。

    为了更好地完成军委赋予的任务,粟裕向军委和华东局一连提出3个建议:

    为了进一步集中兵力,造成战役上的优势,建议增调6纵到西线;为保证内线作战,建议留在山东的2、7、9纵三个纵队组成东兵团;考虑到“人事关系与指挥便利”,建议陈毅一同西去。

    军委当即批准了粟裕的建议。

    8月18日,为更有力地支援刘邓作战,粟裕致电军委,建议将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作战范围扩展到陇海路以南,以运河西岸为中心,破袭津浦,威胁徐州。

    毛泽东在8月24日亲自复电,认为粟裕的建议极为正确,并将西兵团作战范围扩大到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

    此后,为确保中原,蒋介石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

    建议十:三支野战军统一指挥

    在一段时间里,敌我形成拉锯状态。为了改变中原战局,粟裕进一步探索外线出击后的战争规律。

    他分析:

    必须高度集中兵力,从打大仗去准备,才能歼灭敌人。如果集中一个战略区的兵力担任突击,邻区能及时协同打援或钳制援敌迟进,则比较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区歼灭战结束,敌向此区集中,则我军又分散或转至邻区,总以何区便于歼敌即向何区集中,如此能有两三次大歼灭战,形势即可变化。

    经过审慎分析,1948年1月22日,粟裕向军委发出著名的“子养电”,建议:

    三支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的战法,于中原地区辗转寻机打较大的歼灭战。同时,粟裕在电文中建议统一全国的建军思想,尽可能统一编制与番号及干部训练,以减少与消除三军联合作战时指挥者及被指挥者相互间的顾虑,同时打破本位主义。

    这一建议为以后的全军统一番号与序列打下了基础。

    建议十一:坚持抗命

    在粟裕发出“子养电”5天之后,军委和毛泽东电示粟裕,确定由他率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第1、4、6纵队渡长江南进,从鄂西地区渡江转战到闽浙赣。

    接到毛泽东的电报,粟裕经过缜密思考,再次发电报给毛泽东,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但毛泽东仍然坚持粟裕率部渡江南进。

    在濮阳整训期间,粟裕致电军委和毛泽东,再次建议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主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毛泽东于5月初采纳了他的建议后,粟裕精心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打了一个空前的大歼灭战,有力地证明了在敌人密集、机动方便的中原地区,确实可以打大仗。粟裕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思想与建议,对于缩短战争进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建议十二:济南战役先休整

    1948年7月16日,粟裕致电军委,提出华东野战军全军首先休整一个月,然后协力攻济打援的建议,以集中更多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从根本上改变战略态势,推动战局向南线战略决战发展。

    毛泽东决定采纳粟裕的建议,改变原来指令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立即攻占济南的决定。

    建议十三:建议发起淮海战役

    粟裕在筹划济南战役期间,就思考打下济南后华东野战军的行动方向。

    如回师中原,我军将处于白崇禧的武汉集团与刘峙的徐州集团之间,桂系可能参战。

    因此,他于8月23日向军委和毛泽东提出:

    “两个月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以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蒋军的徐州集团。

    粟裕认为:

    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这是个客观规律。

    在济南战役尚未完全结束之时,粟裕发电报给军委,建议下一步举行淮海战役。毛泽东于9月25日复电粟裕,肯定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因为当时实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尚不成熟,毛泽东设想的淮海战役也没有把徐(州)蚌(埠)包括在内。

    建议十四:小淮海到大淮海

    以后情况逐渐发生新的变化:

    10月下旬,陈毅、邓小平率领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由西向东推进,两支野战军即将在战役上协同作战。

    10月31日粟裕致电军委,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请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陈毅、邓政委统一指挥淮海战役。毛泽东于次日复示同意。

    这就从组织领导上明确了两大野战军在一个战场上进行战役协同。

    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在东北的国民党军主力增援华中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11月6日,国民党军撤离海州,华东野战军部队立即进占海州和连云港。锦州、葫芦岛撤退的国民党军增援华中必须经海运绕道而来,而且不能弥补淮海战场已受的损失。长期隐蔽在国民党军中的何基沣、张克侠于11月8日率部在徐州东北地区起义。

    华东野战军部队可以顺利直插徐州以东的陇海线。当日上午,粟裕向军委发出使“小淮海”发展成大准海的关键性建议“齐辰电”,他建议华东野战军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不必按原计划向两淮进攻,立即以主力向徐蚌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然后分别消灭并逐渐加以全歼。

    毛泽东于11月9日复电粟裕: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此电表明,在粟裕的建议下,军委与毛泽东下定决心将淮海战役发展成为南线决战。

    建议十五:统一支前

    12月15日,粟裕敏锐地注意到了淮海战场的粮食供应问题,发电报给邓子恢、李达并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华东局、军委,建议召开一次联合支前会议,统筹解决淮海战役粮食及其他支前问题。军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军委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粟裕当时集中兵力于中原黄淮之间打大歼灭战的建议,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建议十六:渡江时间:4月20日

    1949年4月10日,军委致电总前委并二野刘伯承、张际春、李达,三野粟裕,征询他们对渡江时间的意见。

    粟裕即于当日复电军委,认为,4月下旬为黄梅雨季,现在已经到了桃汛时期,江水日涨,渡江将发生许多困难,江阴下游则无法渡江。

    粟裕在电报中提出:

    “如仍需强渡,则依原定时间为好。”

    刘伯承认为按原定计划于4月15日渡江为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刘光典
·下一篇:无
·刘永刚:英雄之“红”
·特稿:英雄之“红”
·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忠诚战士刘光典(组图)
·最后欢迎神十四英雄凯旋
·罗帅品格赞(组图)
·第三回:少年习仲勋,崇拜大英雄,懵懵懂懂初涉大变局
·第三回:少年习仲勋,崇拜大英雄,懵懵懂懂初涉大变局
·英烈传千古 鲜血铸党魂——瑞金县第二任苏维埃政府主席肖连彬生平事迹(组图)
·营救降落中国的杜立特行动飞行员——纪念杜立特行动80周年(组图)
·七律两首,聊寄心意:父亲节題家父九十年前舊照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