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红色沂蒙·绿色沂水>>最新播报>>正文
让沂蒙文化绽放新的光彩
2009-09-02 11:08:4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上世纪60年代一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沂蒙民歌,让临沂唱“响”了全中国。新时期,临沂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展现沂蒙风情的歌舞、戏曲、电影被搬上荧屏,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国家一级编剧、74岁的张铁民是临沂当地著名的人民剧作家。说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文化事业的发展,老人感慨万千,他用“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气势恢弘、前程似锦”概括了临沂文化事业繁荣壮大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铁民就在从事文化工作。1953年,张铁民从临沂乡下考到县城高中,“那时的临沂,全城只有3条路、1家商店、1名警察,绕城走一圈不过花1个小时。”而现在,老人骑着电动自行车,逛逛沂河岸就得一个上午。

  上世纪的60年代末,张铁民调到临沂文化馆工作,当时就是排演八个样板戏。“群众的文化活动都是自发的,也就是在农闲时敲敲大鼓,扭扭秧歌。”老人回忆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临沂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张铁民的戏剧创作热情也得到了释放。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壮大文艺创作队伍,临沂地区组建了戏剧创作研究室,各县也都成立了戏剧创作组织。戏剧研究室把全市的创作人才统领起来,临沂的文艺创作从此步入快车道。

  “有了创作队伍,临沂文艺创作就有了施展的舞台。”张铁民欣喜地说。1982年,他精心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道同》,一经排演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当年与另一部柳琴戏一起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山东省戏剧月”的演出,获编剧、导演、演出等多项大奖。

  第一次大型创作的成功拉开了临沂戏剧创作、演出发展的序幕。随后在每两年一次的“省戏剧月”中都有临沂创作的大戏参演、获奖。临沂的京剧、柳琴戏等戏剧享誉苏鲁豫皖。

  研究室创作的剧目不断增加,张铁民忙得不亦乐乎。“那时候,我们是年初集中搞创作,年底走县串乡指导排演。”老人兴奋地说,“各县‘月月有演出,年年有大戏’。”

  上世纪90年代后,改革开放继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面貌也大大改善。文化工作逐渐被提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位置。临沂的文学、电影、书画、文艺演出、群众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这时候的张铁民,不仅活跃在戏剧创作一线,也开始涉足电视剧、小品、歌词等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他共创作了各类剧本20余部,有多部作品获省“精品工程”和政府奖励。“是文化事业发展赋予我新的活力,是临沂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老人的眼中闪着兴奋和自豪。

  进入21世纪以来,临沂市站在“文化立市”的高度,确立了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被临沂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文艺演出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繁花似锦、精品不断的态势。

  张铁民不仅参与策划、创作了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等影响深远的大型剧目,还为“书圣文化节”、“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晚会创作了《千古书圣》等歌曲200余首。

  2008年4月,张铁民被授予“临沂市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面对荣誉,张老先生十分谦逊:“我的创作成就并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全市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感受沂蒙精神山东行采访团烈士陵园献花篮
·下一篇:《沂蒙六姐妹》“抢了”母亲事迹 烈属子女争夺荣誉权
·陆纪君:在这土地上——记“沂蒙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特稿:在这土地上——记“沂蒙情•中国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黎荣华:难忘沂蒙情
·特稿:难忘沂蒙情
·马瑞:“走进沂蒙革命老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记参观山东省政府旧址暨八路军115师
·特稿:“走进沂蒙革命老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记参观山东省政府旧址暨八路军115师
·王晴:感悟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听八旬老兵挥泪谈战役“那些往事提不得”(组图
·特稿:感悟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听八旬老兵挥泪谈战役“那些往事提不得”(组图
·赵悦:传承沂蒙情 共筑中国梦——大学生重走革命路(组图)
·特稿:传承沂蒙情 共筑中国梦——大学生重走革命路(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