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上世纪60年代一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沂蒙民歌,让临沂唱“响”了全中国。新时期,临沂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展现沂蒙风情的歌舞、戏曲、电影被搬上荧屏,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国家一级编剧、74岁的张铁民是临沂当地著名的人民剧作家。说起新中国成立以来临沂文化事业的发展,老人感慨万千,他用“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气势恢弘、前程似锦”概括了临沂文化事业繁荣壮大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铁民就在从事文化工作。1953年,张铁民从临沂乡下考到县城高中,“那时的临沂,全城只有3条路、1家商店、1名警察,绕城走一圈不过花1个小时。”而现在,老人骑着电动自行车,逛逛沂河岸就得一个上午。
上世纪的60年代末,张铁民调到临沂文化馆工作,当时就是排演八个样板戏。“群众的文化活动都是自发的,也就是在农闲时敲敲大鼓,扭扭秧歌。”老人回忆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临沂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张铁民的戏剧创作热情也得到了释放。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壮大文艺创作队伍,临沂地区组建了戏剧创作研究室,各县也都成立了戏剧创作组织。戏剧研究室把全市的创作人才统领起来,临沂的文艺创作从此步入快车道。
“有了创作队伍,临沂文艺创作就有了施展的舞台。”张铁民欣喜地说。1982年,他精心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京剧《道同》,一经排演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在当年与另一部柳琴戏一起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举办的“山东省戏剧月”的演出,获编剧、导演、演出等多项大奖。
第一次大型创作的成功拉开了临沂戏剧创作、演出发展的序幕。随后在每两年一次的“省戏剧月”中都有临沂创作的大戏参演、获奖。临沂的京剧、柳琴戏等戏剧享誉苏鲁豫皖。
研究室创作的剧目不断增加,张铁民忙得不亦乐乎。“那时候,我们是年初集中搞创作,年底走县串乡指导排演。”老人兴奋地说,“各县‘月月有演出,年年有大戏’。”
上世纪90年代后,改革开放继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面貌也大大改善。文化工作逐渐被提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位置。临沂的文学、电影、书画、文艺演出、群众文化等各项文化事业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这时候的张铁民,不仅活跃在戏剧创作一线,也开始涉足电视剧、小品、歌词等艺术创作。这一时期,他共创作了各类剧本20余部,有多部作品获省“精品工程”和政府奖励。“是文化事业发展赋予我新的活力,是临沂经济的发展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老人的眼中闪着兴奋和自豪。
进入21世纪以来,临沂市站在“文化立市”的高度,确立了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被临沂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植,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文艺演出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繁花似锦、精品不断的态势。
张铁民不仅参与策划、创作了大型乐舞诗《沂蒙颂歌》、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等影响深远的大型剧目,还为“书圣文化节”、“广场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晚会创作了《千古书圣》等歌曲200余首。
2008年4月,张铁民被授予“临沂市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面对荣誉,张老先生十分谦逊:“我的创作成就并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全市文化繁荣发展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