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四军军部在云岭——谨以此文纪念新四军进驻云岭七十周年
2008-08-19 13:15:22
作者:甘桐文、甘胜利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新四军在双岭等地组织“工合”生产宣纸的同时,还扶持小业主生产宣纸,据年过八旬的小岭梅村人曹小五回忆,当时他所生产的宣纸,全部卖给新四军,新四军和他订立购纸合同,给他贷款。由于采取了包购包销,促进了宣纸生产,到1940年秋,全县宣纸生产点发展到40多个,50多帘槽,不仅安置了失业的宣纸工人,也满足了新四军各方面用纸需要,当年新四军创办的《抗敌报》、《抗敌》杂志、《抗敌画报》、《战士报》、《共产党人》、《战斗译报》、日文传单,以及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著作,都用宣纸印刷过。另外,合作社生产的宣纸还被用来支持地方和友军,或用于“出口”,换回自己所需要的多种物资。
  新四军在皖南三年发展的“工合”运动,其历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表现在:
  (一)“工合”运动在皖南蓬勃发展,粉碎了日、伪、顽对我抗日军民的经济封锁和破坏,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斗争。新四军进驻皖南前,皖南地区的民用工业品大多依靠从日占区“进口”,而皖南的土特产多数又要“出口”到敌占区销售,既要受日寇不等价交换的经济剥削,又在客观上支持了敌人“以战养战”的政策。新四军进驻皖南,“工合”运动兴起后,生产了许多与军队和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产品,如布疋、肥皂、蜡烛、鞋、袜、宣纸、雨具等,主要解决自给,商品性不浓。新四军自给自足的能力增强,一方面把蒋介石从经济上限制、破坏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也粉碎了日寇的封锁和剥削,正如叶挺将军1939年10月10日给“工合”国际委员会的信中所说:“皖南工业合作中心对我们的帮助是重要的。这些工业使我们利用了土产原料免以落于敌人手中。藉此我们还可以抵制敌人商品的侵入,使自给自足情况能够实现,皖南全体居民深以受益。”
  (二)安置了当地手工业工人和流亡工人,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发了人民的抗战热情。在物质生活异常艰苦的岁月,新四军官兵省吃俭用,却给合作社工人以较高的待遇,使工人及其家属的温饱得到妥善解决,工人也给新四军的抗日斗争以极大的支持。很多“工合”社员,平时既是工人,又是民兵;如丁桥烧炭合作社的社员积极配合新四军参加战斗,打退了日寇的进攻,取得了云岭保卫战的胜利。在皖南事变后的白色恐怖日子里,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一批又一批新四军失散官兵北上抗日,其中最感人肺腑的有这样一件事,新四军民运干部侯蔚文在北移前将儿子侯小毛交给丁桥乡“工合”社员、麻袋厂工人丁从新抚养。皖南事变后,丁从新多次受到敌人拷问,始终未说侯小毛是什么人的儿子,只说是为一个外地远房亲戚代养的。直至1953年小毛长至13岁时,才由当地政府送至在北京袋具厂工作的侯蔚文身边。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支持是润物细无声的,也无法一一细数、分类。如至今仍横跨在云岭村叶子河上的叶挺桥,原本只是一块担在河上二尺宽的木板,为了当地群众来往方便,1939年春,军部副官处建造了这座长八米、宽二米,两侧配有栏杆的木桥,建桥期间,叶挺军长亲自参加劳动并为桥题写了“军民合作、抗战到底”八个大字。建国后,云岭地区群众为纪念叶挺,将此桥命名为“叶挺桥”。还有帮助民众举办消费合作社,制定节约公约等等,虽然是由泾县县委开展的活动,却与新四军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青山埋忠骨,精神育后人”。可喜的是,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群众的高贵品质,已成为泾县人民将我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巨大精神动力。泾县人民秉着“牢记历史,珍视未来”的拼搏精神,正奋发努力地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建设一个富裕和谐的新泾县,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七十周年记
·下一篇:岩寺古镇“小延安”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宾宜参观考察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组图)
·新四军史料陈列展获省级精品奖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我馆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赴合肥参观考察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
·我馆参加中国革命纪念馆专委会第19次年会
·中央党校新疆班学员考察团来馆参观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盛华仁来馆参观
·爱国主义进校园 铁军精神育后人——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铁军精神进校园”巡展
·“铁军精神”巡回展走进南陵县中学(组图)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地址: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 邮编:242546
电话:0563-5901022 传真:0563-5900315
E-mail:N4A19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