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寺,新四军进驻云岭前的集结地;岩寺、云岭,皖南红色旅游风景线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谨以此文纪念新四军进驻云岭七十周年——
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的军事地图上,我们发现一个诸多箭头集中指向的地名 :岩寺;在新四军军史的首页上,我们又读到了这个被誉作“江南小延安”的地名:岩寺。于是,在耳畔阵阵犹然回响着的昔日“北有延安,南有岩寺”的宣传口号声中,我们慕名走进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岩寺古镇。
岩寺成镇于南宋时期,至明时已是一个“鳞次万家,规乡十里,商贾云集”的皖南重镇了。然而岩寺的闻名遐迩,却是在1938年4月4日新四军军部完成从江西南昌北移于此的时候,八省游击健儿的万余将士,在这儿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集结、点验、整编和训练,然后挺进云岭军部、奔赴抗日前线。
而今漫步岩寺古镇,处处可见革命遗迹,让人置身于浓郁的“江南小延安”的氛围:丰乐河从镇边潺潺流过,那清澈见底的河水,当年曾饮过叶挺将军的战马;河畔上文峰塔巍然耸立,纳塔旁的凤山台上,当年曾呐喊出新四军将士们抗战到底的誓言。那条青石板铺筑的古镇长街,当年曾迎来四面八方前来参军投戎的青年男女;那座苍老的石拱桥“洪桥”的桥头小屋“香积”里,每时每刻似乎还在传出当年机要电台的收发报的“嘀嘀”声。江家祠堂里,还能闻到当年修械所的火药香;朱舫兵站里,还在传颂着周恩来副主席当年夜宿兵站的轶事;东家厨房水缸里,曾经盛过新四军战士挑来的清水;西家八仙桌上,曾经留下平民同学文化的读书声。战地服务团教唱过的《游击队之歌》,还在古镇的喇叭里播放,新四军将士们佩戴过的《N4A》的臂章,还在纪念馆的展柜里闪光………当年的岩寺古镇,竟然与叶挺、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一大批新四军的高级将领的英名产生过相关链接;今日的岩寺人,人人都以那段千载难逢的红色岁月而自豪,个个都能向你如数家珍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当属岩寺镇后街阴山巷的金家大院了,因为这里当年是新四军的军部所在地,今日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铁的新四军”的题词,金光闪烁地高悬于展厅之首;各新四军老战士们旧地重游的留言,也制成了墨宝条幅高悬;楼上会议室里的茶杯,依然如旧地陈放着;楼下叶挺军长卧室里的手摇电话机,仍在全天候保持畅通;那对破旧的沙发椅,仍在讲述着陈毅与镇上罗医生对弈的棋局;而那把叶挺办公的古老木椅底下的“新四军军部借方友文”的一行毛笔字,则向人们讲述着“新四军秋毫无犯、借物璧还”的往事,与“后来为了筹办纪念馆,方家后人又一次让木椅诗意般地二进金家大院”的新闻。
在神州城镇行列中,这座以“江南小延安”而著称于世的岩寺古镇是别具特色的。现在,岩寺古镇正进行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各支队驻地陈列室的扩建工作,并新修通往军部的参观道路和停车场,出版《新四军在岩寺》、《铁的新四军》等文史资料,收集珍贵历史图片和历史文物,并新建一座纪念碑,做足、做好“江南小延安”文章,走出一条独特的城镇建设之路。岩寺古镇,一个令万千新四军将士魂牵梦绕的青春圣地,一座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学校,一处特色独具的红色旅游胜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