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风范采撷 |
2008-06-17 08:30:34 |
|
作者:陆大同、张丽萍 |
浏览次数: |
|
|
|
|
部,他一声不吭,忍痛追击敌人,直到战斗结束。
③1930年2月,粟裕刚刚担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二支队政委,在富田同国民党十五旅作战时,他想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几次冲锋都未凑效,他急了,夺过一挺机枪,就往前冲,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粟裕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一块锐利的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因当时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大手术,只好用纱布将头部紧紧缠住。这块弹片伴随着粟裕度过了漫长的54年。淮海战役中,他受伤的大脑因长久思考问题而发烫,医生给他做了一个简陋的“健康器”,头发热时,就把它戴上帮助头部散热,这也解决不了问题,他头部还是又烫又痛。他总是不言不语地用冷水浇头,头昏目眩,每根头发像钢针往里扎,手都不敢碰。直到1984年2月5日去世,遗体火化时,才从他的骨灰里将弹片筛出来,不是一块,而是三块。
④1933年5月,红一方面军进行整编,粟裕由红四军参谋长改任红十一军参谋长。在硝石战斗中,面对优势的敌人,粟裕和政委肖劲光指挥部队守住阵地。随后,他率部反攻,冲在前面,左臂不幸中弹,警卫员要他退回阵地,他一把将警卫员推开,继续往前冲。战斗结束后,粟裕住院治疗,医院遭到敌人的袭击,粟裕伤口未愈,挺身而出,组织医务人员和伤病员突围。因奔跑剧烈,辗转避敌,延误了治疗时间,粟裕的左臂终成残疾。
⑤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7月,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率先北上。9月30日,任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在指挥作战时,被敌弹击中右臂。他用布包扎后,忍痛继续指挥战斗,直到部队趁着夜色突击包围。埋在右臂中的子弹头匿居了17年,直到1950年11月,右臂疼痛难忍的粟裕经毛主席批准,才到北京医院治疗,才把弹头取了出来。
⑥1936年夏,粟裕率部长途奔袭云和县以南的敌据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守敌。激战中,粟裕的脚踝又不幸中弹,由战士们抬回到根据地。
“半世生涯戎马间,一生系得几危安,沙场百战谈笑过,际遇数番历辛艰。松苍敢向云争立,草劲何惧疾风寒。生死沉浮寻常事,乐将宏愿付青山。”粟裕同志的这首诗是他光辉战斗一生的最好概括。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