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一些厂生产的宣纸在各种展赛中获奖。如:1911年,泾县小岭曹义发生产的“鸿记”牌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1915年,泾县小岭“桃记”牌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35年,泾县“汪六吉”牌宣纸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至此,宣纸生产进入鼎盛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连年战火,使宣纸销售通道受阻,生产一落千丈,至解放前夕,宣纸生产几乎全部停顿。1951年,泾县人民政府组织当地宣纸艺人恢复宣纸生产,成立了“泾县宣纸联营处”,1954年联营处更名为公私合营“泾县宣纸厂”。该厂于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更名为“安徽省泾县宣纸厂”,1992年又更名为“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该厂生产的“红星”牌宣纸于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蝉联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金质奖章,1981年获国家出口免检权。1999年,“红星”牌宣纸商标被国家工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泾县成立的宣纸生产发展很快,到八十年代宣纸厂家已发展到40余家。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泾县又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
宣纸的作用
宣纸为什么会使历代的书画们喜爱,综其原因,就是宣纸的特殊性能够满足或体现书画艺术对它的特殊要求,这特殊功能主要体现在润墨性、变形性、耐抗性和抗虫性四个方面。
1、润墨性
就是当墨汁接触宣纸纸面时,随着笔力的轻重、技法的不同及沾墨量的多少,着墨面积呈放射性地规则地化开,吸咐墨粒作用力强,有层次感,浓处乌黑发亮,淡处浅而不灰,积墨处笔笔分明,能表现出水墨淋漓的效果。即使层层加墨也能保持浓淡笔痕不交叉,具有浓中有淡、淡中有浓的润湿感和质感,使书画艺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理想化境地。
2、变形性
纸面受墨或受潮后不翘、不毛、不拱,能保持平整,究其原因,主要是青檀皮纤维的规整度高,纤维之间的孔隙均匀,填料分布恰当,含杂质(如半纤维素等)少,因此,纸的干湿收缩率极小,使其的变形性几乎为零。
3、耐久性
指宣纸抵抗自然因素(如光、热、水分、微生物)对其性能(色泽、强度)侵蚀的能力强,重要体现在宣纸呈中性,PH= 7.1,含灰份(定性分析表明是碳酸钙)高,约占7—10%,含铁质量极微,不含铜质及其它金属离子,纸中纤维素的羧基含量少。由此说明,宣纸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也不会轻易发生化学变化——如生成发色基因改变纸的颜色,引起纤维素分子链断裂而使纸的强度下降,使得宣纸能贮存相当长的时间不变质、耐久性良好。这一切均取决于在宣纸生产过程中无杂质掺入而保持宣纸的中性状态,使宣纸放置几百上千年基本保持原样,只是颜色上微微呈现出淡玉色。
4、抗虫性
由于宣纸是由韧皮纤维所造,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钙微粒,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处理,加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宣纸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虫性而延长其使用和保存的寿命。
宣纸因具有以上四种特性而超出普通纸的价值,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这种特殊的纸并不是任何地方选用普通的原材料以一般方法能制造的。而泾县与生俱来就有了这些先天条件,所以能造出品种优良的宣纸来。综其原因,泾县能造出大量的优质宣纸与泾县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等天然因素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