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解的态势 |
2008-06-16 16:31:51 |
|
作者:饶园 |
浏览次数: |
|
|
|
|
游客觉察到,那种似笑非笑,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表情不可能给人以美感的。
第三要有真实感。运用面部表情要把握一定的“度”,做到不温不火,适可而止。以“笑”为例,讲解员可根据讲解情感的变化,有时可表现为“朗笑”,有时只表现为“莞尔一笑”,有时可表现为“微笑”。讲解时的表情,不可用艺术表演的“表情”,“艺术性”太强的表情往往过于夸张,在讲解员的情境中,会显得不自然、不真实,有损于讲解员的现实性。
总之,怎样运用好讲解的表情语,全在讲解员的细心琢磨。
(四)手势
讲解时的手势,不仅能强调或解释讲解的内容,而且能生动地表达讲解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使讲解生动形象,让观众看得见、悟得着。手势在讲解中的作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用来表达导游讲解的情感,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即所谓“情意手势”。在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成功”时,可以用握拳的手有力地挥动一下,既可渲染气氛,也有助于情感的表达。
第二用来指示具体的对象,即“指示手势”。如,当我们在介绍新四军军部大会堂旧址时,“现在我们来到了军部大会堂旧址,这里原先是云岭村陈氏家族共同建立起来的祠堂,建于康熙七年间,前后分为三大进,是我们泾县两大祠堂之一,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正是这座祠堂的第一进部分,对面的这张木制舞台正是新四军来到云岭之后所搭建的,身后还树立着周恩来副主席的高大玻璃钢像……”。
第三用来模拟状物,即“象形手势”。如:当讲“有这么大的鱼”时,就要用两手食指比一比。当讲到“五公斤重的西瓜”时,就要用于比成一个球形状。
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手势,都应视讲解的内容而定。在手势的运用上必须注意:一要简洁易懂,二要协调合拍,三要富有变化,四要节制使用,五不要使用观众忌讳的手势。
以上是我在对讲解工作的几点体会和认识,多有欠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旨在不断提高讲解水平,做一名优秀的民间宣传大使。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