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广德新杭镇,原名杭村,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7。8万,是皖东南乃至安徽省与苏浙沪联系沟通的门户。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四军进入华中敌后,第一、二支队着手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杭村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外围屏障。1943年9月30日,日军出动两万余众,向苏浙皖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三天内向南推进了100多公里,占领溧阳、广德、郎溪、宣城四座县城,打通了宣城至长兴的公路。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大部退至安徽宁国、浙江孝丰一带。 挺进军、忠救军一部溃散在宜兴广德地区。这样,深武路以南、宣长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了新的沦陷区, 11月1日,王必成率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挺进郎溪、广德地区,仅半个月时间,就解放了宣长公路以北的广大地区。11月21日,江渭清、钟国楚指挥四十六团,发动溧高战役,解放溧武路以南地区,随后旅部、苏皖区党委苏南行署进入郎广地区,郎广北部地区成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杭村就在这个中心区内。苏皖区党委1944年1月20日至2月7日,召开了扩大会议,根据军部和华中局的指示,为对行政区划和军事部署作了调整。决定将全区划分为四个地委和分区。郎广长兴地区为第四行政区。四十八团在第四分区活动。第四分区由四十八团政委罗维道兼任地委书记,团长刘别生兼分区司令。会议确定巩固老区、建设新区、开辟边区的工作任务,并以建设新解放区作为主要任务。四十八团进入郎广地区后,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协助地方党组织先建立乡政权;尔后成立郎溪、广德、长兴县政府,协助成立乡中队、县大队,郎广山区掀起了踊跃参军的热潮。部队抓紧时间,掀起练兵热潮,新根据地一片兴旺景象。1944年3月29日,日军一个中队100余人,伪军一个营300余人,携带1门九二式步兵饱。从广德门口塘据点向流洞桥方向进行“扫荡”。王必成得知消息,立即命令四十八团三营占领阵地,命四十八团团长刘别生率一营向杭村靠拢,切断并夹击敌人。战斗开始后,站在牛头山上的刘别生,用望远镜看到敌人的大炮,命令小炮排长戴金辉用小炮打败鬼子的大炮。戴金辉连打两发,打中了几匹拉炮和驮炮弹的大洋马,大炮陷入路旁的小沟里。下午3时,一营和三营多路冲向敌阵地,战斗一个多小时,歼灭日军70余名,伪军l00多名,缴获了这门九二式步兵炮。三营教导员郑大方和九连连长等20多名同志在战斗中牺牲。下乡“扫荡”丢了大饱的日军,是属于所谓荣誉师团的南浦旅团。南京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部得讯后极为恼怒,下令一定要找回大炮。从战后第二天起,日军就出动l000余人和大批伪军、汉奸、特务,在杭村漫山追野寻找新四军,妄图夺回大炮。四十八团在与敌周旋几天后,将炮拆开、运进深山埋藏。敌人折腾了20多天,拖得精疲力尽,一无所获,烧了几个村庄,杀害了几个农村干部,最后只得把丢炮的中队长枪毙了事。11月,国民党第三战区调集六十三师、五十二师、江苏保安第四纵队、浙江保安第一纵队各I个团和忠救军2个团,共6个团的兵力,侵入郎广中心区。新四军十六旅被迫自卫还击,经三昼夜激战,12月3日,在广德牛头山(杭村境内)附近,将其南路顽军击退,迫使顽军全部退回宣长公路以南,取得反顽战斗胜利,巩固了郎广地区。12月14日,四十八团雪夜远袭,攻克宣长公路上的重镇泗安。俘伪军400余人。延安《解放日报》刊登题为《攻克泗安——新四军真似活神兵》的报导。十六旅仅在l944年中,就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毙伤日伪军67O0余人,攻克据点80处,缴获大小炮6门,轻重机枪130挺,掷弹筒15个,各种枪支4490支,主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12700人,民兵24O00人,自卫队14万余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贡献,历史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郎广人民不会忘记。英雄部队的业绩,将与历史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