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党围绕“如何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等核心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统一战线、持久战、游击战争、新民主主义及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理论基础。历史的胜利印证了理论的科学性,今天的成就印证了理论的生命力。科学理论是指引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领悟和平的内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历史也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通过这一堂“大课”,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阅兵仪式上展示的先进装备,既是我国国防实力的体现,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它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捍卫和平,也愿意与各国一道,共同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领悟青春的内涵。青年是“开学第一课”的亮丽风景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青年是民族觉醒的生力军、国家兴亡的关键变量。在抗战时期,青年是民族救亡的先锋;在建设年代,青年是艰苦奋斗的标兵;在改革开放时期,青年是创新创造的能手;在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纪念大会上那些年轻的面孔和青春的力量,再次向世界昭示,新时代中国青年会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锤炼品德修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汇聚成壮阔美好的盛世图景。
(作者:徐川,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