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厂内平桥
华光厂广场
华蓥山工业文明的缩影
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中央的战略决策,华蓥山区被列为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先后在华蓥山区布局了国营红光仪器厂等9大军工企业,华蓥山区因此成为川东工业基地。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工厂形成了从基础加工到精密光学仪器配套成龙的生产格局,多种工艺水平和加工手段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部分产品质量达到或超过当时国际同行业水平。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加之华蓥当时的交通和信息不畅,驻市军工企业除兴光机械厂于1991年整体搬迁到成都市郫县境内外,其于8个军工企业分别于1997~2002年先后外迁到南充、成都和重庆市境内。
在华蓥山区,军工人发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国家利益至上、创新自强、奋力争先的军工精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劳汗水,创造了“当年设计施工、当年竣工投产、当年出精密产品”的建厂奇迹;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激光观测技术产品—航天观测仪、弹道相机、激光观测瞄准仪(器)和天象仪等高科技产品;生产出了照相机、农用车、运动气枪弹等民用产品。他们用刚强的军工精神不懈奋斗,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困难,谱写了华蓥山工业文明的不朽赞歌。彭德怀、李井泉等老一辈革命家亲临华蓥三线企业视察,李先念、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为三线建设题词勉励。
特别是当年华光人在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艰难险阻,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为华蓥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华蓥人树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战胜艰难险阻,争先创优,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华蓥山军工人创造的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以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领导率先垂范和职工广泛参与建设为目标的工业文明价值体系,更为华蓥人发展工业提供了精神力量。
三线建设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历史,三线人的品质,是一曲无私奉献的赞歌。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和可敬可爱的三线人虽然已远离我们而去,但三线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三线人创造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三线精神,已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这段历史,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些伟绩,华蓥山将永远镌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