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和女儿朱敏
朱敏尽管是共和国元勋的唯一爱女,但朱德对她的要求却极其严格。1953年,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回到祖国参加了工作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她的第一个孩子也来到人世,年近70岁的朱德当上了外公,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朱敏还记得,爹爹小心地把婴儿托在手掌上,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端详,久久不肯放下。朱敏从此更懂得了爹爹,读懂了他炽热的内心。朱敏本以为自己刚生完孩子,爹爹会让他们一起住在中南海的家里,可是他却硬把朱敏赶到了北师大集体宿舍。那是一间只有12平方米的房间,朱敏一家在这里住了4年。之后,他们搬进了一座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宿舍楼,一住就是40载。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晚期,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才调换到了如今居住的房子。朱德这样的安排是颇有用意的,他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干部子弟,容易产生优越感,背上个包袱,觉得自己生来就比别人强,再加上生活条件比较好,稍不注意,就会脱离人民群众。所以当子女们开始独立生活以后,朱德曾明确表示:“以后在经济上我不再帮助你们了。”但是朱德对儿女们思想上的进步、成长却始终没有放松过。为了帮助年轻人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朱德说:“在生活上我不再帮助你们了,但是必读的书,马列著作,我还是给你们买。”
不光是朱敏和刘铮,就连他们的6个孩子也接受了爷爷的平民似的教育。1960年,朱敏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上学,学校离家有好长一段距离,朱敏心疼,就在司机面前唠叨这件事。可是,事情让朱德发现了。第二天,朱德推着一辆三轮自行车走了过来,“自行车难看,同学们会笑话。”孙子不乐意了。朱德也不生气,笑着问:“爷爷大还是你们大?爷爷大,才能坐4个轮子的车;你们小,就只能坐3个轮子的。”孩子们被逗乐了,欢欢喜喜地去了学校。
1963年,朱德专门给朱敏书写了一张条幅:“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做一个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字里行间,凝聚着朱德对女儿的教导和期望。在朱德的教育和影响下,朱敏并没有躺在父亲的功劳薄上生活,而是平平淡淡,一生都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