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人物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图)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09日 07 版)
作者:李蕊
浏览次数:
2025-06-27 11:22:2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左)在辅导藏族儿童读书。新华社发

    孔繁森被追授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称号。

    山东聊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广场上,有一条名为“生命标尺”的铜板路,铜板路尽头是一座红色雕塑,名为“人字丰碑”,寓意为“红色丰碑、大写的人”。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聊城五里墩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1979年,国家要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3年,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

    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在他任职期间,拉萨市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提高。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他跑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雪域高原。他用胸口为聋哑老人暖脚,用自己不高的收入养育孤儿……他说,西藏的老人就是我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带队赶赴新疆塔城考察边贸工作。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8元6角钱,以及他去世前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孔繁森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一副挽联道出了藏族群众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1995年,孔繁森被追授为“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等称号。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钟扬:潜心科研 攀登高峰
·下一篇:孔繁森:领导干部的楷模(图)
·孔繁森:领导干部的楷模(图)
·一封写在工作笔记上的“遗书”(图)
·天安门广场国旗亮相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红色传承再添华章(组图)
·从孔繁森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朱成山:聊城有座红色“人”字碑——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游记(原创)
·中红网-朱成山:聊城有座红色“人”字碑——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游记(原创)
·朱成山:楷模为镜 育人高地——新时代以来弘扬光大孔繁森精神刍论
·中红网-朱成山:楷模为镜 育人高地——新时代以来弘扬光大孔繁森精神刍论
·俞梅荪: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写在孔繁森28周年忌日(组图)
·孔繁森:一腔热血洒高原
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