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一幅唐卡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作者:左智勇
浏览次数:
2025-06-27 11:36:0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使得朱德和格达活佛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并维系终身,谱写了一段被汉藏同胞久久传唱的民族团结之歌。1936年6月,藏族人民自己的政府——中华苏维埃波巴政府在甘孜成立,格达活佛被选为副主席。

    唐卡:朱德与格达活佛

    在格达活佛的支持和帮助下,藏族同胞积极拥护和支持红军。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不仅解决了自己需要的大部分御寒装备,还给将要到来的红二、六军团的战友们织了2万多件羊毛衣裤。

    7月2日,红二、六军团齐集甘孜,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庆祝两大主力会师的盛大联欢会上,朱德深情地说:“我们能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靠的是藏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还要继续北上,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要跋涉茫茫的草地,但是只要有了藏族同胞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7月中旬,红军继续北上,藏族同胞依依不舍,前来送行。行前,朱德和格达活佛话别。朱德在红缎上为格达活佛写下:“红军朋友,藏人领袖”的题词。并将自己的八角军帽赠送给格达活佛,对他说:“这顶帽子留给你,看到它,就像看到了红军。少则5年,多则15年,我们一定会回来。”

    红军北上后,格达活佛冒着风险将230多名红军伤病员接到寺中保护起来,并精心为他们治病疗伤。他还将红军保护寺庙的文件、与红军签订的互助协议及波巴政府的大印,都收集保存起来。他非常想念红军,关心红军北上抗日的情况,经常打听朱总司令、刘伯承将军以及红军的消息。他深信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经常向亲朋好友说:“红军一定会回来,藏族人民一定会翻身的。”

    1937年,国民党派往康藏的督导员马其武到甘孜巡视。马其武特地带上军统西昌站站长徐远举到白利寺“拜会”格达活佛,要求格达活佛参加国民党,以此“挽回影响”。这一要求遭到格达活佛的严词拒绝。不久,国民党又派人来动员格达活佛担任西康省参议员,同样遭到拒绝。

    为了摆脱国民党的纠缠,格达活佛带着甘孜波巴政府的印章、文件,以朝佛为名到拉萨避难。在拉萨期间,他对红军仍然十分挂念,把自己珍藏的一张朱德的照片供在佛堂里,经常为朱德念经祝福,为红军祈祷平安。他还经常打听红军的消息,向拉萨的友好人士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拉萨,他一住就是10年,直到1947年才返回甘孜白利寺。

    1950年,中共中央给格达活佛发电报,请他以特邀委员的身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那时西藏还没有解放,任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格达活佛主动要求进藏劝和。他在给中央的回信中说:“为了西藏早日解放,现在什么都顾不上了,我要等西藏问题解决以后,再去北京见总司令。”“等西藏解放了我再来参加会议。”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专机给他空投了进藏所需物资。

    7月10日,格达活佛毅然决定前往西藏劝和,途中被阻止他进藏劝和的英国间谍毒害。1950年8月22日,格达活佛在昌都圆寂,终年47岁。

    藏族百姓为纪念朱德与格达活佛的深厚友谊,特地将朱德与格达活佛会晤的情景制作成为唐卡画。1993年,甘孜县还在旭日岭修建了“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一封写在工作笔记上的“遗书”(图)
·下一篇: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发展成就综述
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西藏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