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弘扬兵团精神 激励引领更多青年扎根边疆维稳戍边
2025-07-21 11:20:5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 何忠友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履行维稳戍边特殊使命,是党中央治国安邦、强化边疆治理的战略安排。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记党中央赋予兵团的特殊职责使命,用好兵团精神宝贵财富,激励引领更多优秀青年扎根边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贡献青春力量。

    坚持凝心铸魂,着力培养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始终把青年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兵团精神相结合,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当好听党话、跟党走、热爱祖国的时代新人。办好“政治学校”,坚持党管青年,加强共青团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常态宣讲,广泛开展跨兵地、跨行业、跨区域的各类联谊活动,促进各族各界青年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五个认同”。用好“活教材”,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广泛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中国细毛羊之父”刘守仁、“马背上的医生”李梦桃等先进事迹,持续开展“争做新时代戍边人”“寻访老军垦·传承兵团魂”等系列活动,为新时代青年奋斗树立先进榜样。传好“接力棒”,建立老中青三代传帮带机制,推动兵团老兵的经验财富和兵团新兵的创新活力有机结合,赓续兵团人对党绝对忠诚、卫国戍边的优良传统。

    推动同心逐梦,致力打造创新创业的人才乐土。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真正让广大青年人才把论文写在兵团大地、把理论实践在兵团大地、把创新成果转化在兵团大地,实现人生理想抱负。让青年在国家重大战略第一线挺膺担当,抢抓“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5225支青年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等在对外开放、卫国戍边、生态环保、民族团结等前沿一线建功立业。让青年成为兵团高质量发展生力军,加大对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广大青年当好创新创业生力军,新疆农垦科学院“粮安先锋”青年科研团队培育出21个粮油作物新品种,2024年创下春大豆百亩方和千亩方单产全国纪录、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新纪录。让青年成为基层服务排头兵,常态化组织青年走基层、下连队、进社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法宣传、敬老助残、助农惠农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引导青年投身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施展抱负和才华,为当地各族群众办好事实事,增进民族情谊。

    强化初心感召,讲好扎根边疆建设兵团的奋斗故事。强化精神感召、榜样引领,讲好一代代青年扎根边疆建设兵团的感人故事,更加坚定广大青年为党奋斗、卫国戍边的初心使命。讲好“老兵”的青春故事,讲述好老一代兵团人为了祖国戍边事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伟大壮举,诠释好十万集体转业军垦战士、八千湘女、九千山东女兵、十万上海知青等热血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忠诚担当。讲好“兵二代、兵三代”的创业故事,宣传好兵团青年从父辈手中接过卫国戍边的接力棒、在各自领域创新创业发光发热的生动实践,让更多像兵团第九师170团沙棘产业带头人、兵三代王军扬那样矢志扎根边境团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志青年成为榜样力量。讲好新一代青年的留疆故事,挖掘好新时代来自五湖四海的退役军人、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扎根兵团的奋斗故事,推广好塔里木大学扎根南疆办大学、毕业生留疆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经验,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留疆创业就业、报效祖国。

 &nb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弘扬兵团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篇:无
·弘扬兵团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践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
·筑牢新时代维稳戍边的钢铁长城——兵团精神述评
·屯垦戍边 扎根奉献——兵团精神述评
·扎根边疆 奉献边疆 感受兵团精神的新时代之光(组图)
·传承兵团精神 扎根奉献边疆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用好兵团精神这笔宝贵财富
·兵团精神兵团人(歌曲)
·论兵团精神育人与边疆稳定和谐发展
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