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治是破冰舰
自今年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行动以来,已取得很大成效,使得生态环保氛围更加浓厚,环保监督成果经验不断增加,从多起典型案例来看,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充分“交换意见”、共商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保定高新区检察院一起以诉促治的案件中,A 县自规局显然是没有尽到在荒漠化防治中,政府应尽的主导责任,最后还是依靠检察机关的生态公益诉讼,纠正了行政部门的错误认知,并在现有基础上有了更完美的生态治理成果。从这一案件中看到,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政府责任尽管在法律中有所体现、但还存在政府责任不明确、任职期间目标考核不完善、中央环保督查效果不佳等问题。此外还有法治精准问题,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一部《荒漠化防治法》,所涉及荒漠化方面的法律,目前主要有:《环境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草原法》、《森林法》、《水法》、《土地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形成的法律体系,但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是这些法律体系在表述荒漠化主导责任时,均以“政府应为”的责任表述,如果遇到有些政府不作为、或慢作为时,没有足够的警示和制约机制,在荒漠化防治中如何发现问题补齐短板,检察机关的环境公益诉讼确实能够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还有一些生态环境轻度荒漠化蔓延的问题不容忽视,和人体健康环境一样,防和治都需要投入,且防和治的投入比约为 1:100,也就是说越往后越难治,所以要秉承中医的伟大精髓: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并由此降低社会发展成本,应对这种由地方政府瞒报、漏报的荒漠化治理延迟,对应之策还是要发动广大民间环保组织和个人,作为信息情报的重要来源,最后检查机关在对荒漠化防治主要责任者做出建议时,先期以生态损害司法鉴定为“交换意见”的标准,用荒漠化的科学防治方法进行共商对策,以环境公益诉讼为终极解决的后盾。
另外在荒山生态修复治理方面还有几个现实问题,由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所涉及的部门众多,所以山水工程在当地只能是一二把手工程,而且在向生态环境部申请生态修复项目时,也要求以政府为主体申报,政府在考虑项目时一般都向大型科研机构院所咨询,科研院所由于在使用资金上习惯于国家拨款,所以在完成生态效益后期的经济效益中,缺乏成熟的企业经验容易与市场脱轨,特别是生态环境部今年改革的 EOD 模式,生态修复的国家投资是以贴息的贷款形式发放,而且明确要有投入和回报的项目占比,并通过银行的投资风险审核,这种资金使用的改革,着实让科研院所暂时断片,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想用“专项债”的融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债务风险,所以以至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愿踏入荒漠化防治这个雷区。
二、科技是采收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所以科技是认知的第一要素,以我省西部太阳山脉为例,我们分析下现状的成因与趋向:
每年的汛期从山上汇流到河里的水质,由当初的清澈变为如今的浑浊,黄河般的奔腾。沿山坡向上走去,一些土路上竟出现了“楚汉分明”,路上左边是青碎石,右边是渐离渐远的黄土,这就不难理解为啥山下的溪流变为滚滚的黄水。在山上听当地老人讲,七、八十年代还有一人能搂抱的大树,现在只有年年植入的小松柏,根据降雨量,有的能活一两年,最长的七、八年就得重新栽树。
究其原因,工业化时代的风雨已不是农耕时代,特别是渔猎时代的属性,那时候雨水夹杂着各种微生物及卵,甚至还有小鱼小虾,而现在是富含二氧化硫和碳酸物的酸雨,所以山石更容易风化,土壤里微生物群落减少,造成土壤板结,和青石的粘结力下降成为泥石流。生物多样化就是从这里开始消失,这一系列的变化,会使山丘石漠化后,成为下一个沙尘源头。摆在这个问题面前的选项是:透支后的山岭应向有机化转化,还是无奈地走向无机化。
给我一片乱石岗,还你一片有机农田,已荒漠化山坡土壤流失的表层,当下最急需的是要提高微生物群落和单细胞苔藓,成为阻止土壤流失的表面构造,这两者成因的主要物质为脱霉菌的动物粪便,为此,浓之湾研发了一种治理土壤板结、沙化方法的发明专利,成为有效的具体方法和水土保持的科学依据。以及在碳中和愿景下形成的四合一产业,将四大领域:种植绿化、生态养殖、土地修复、光伏发电,跨界组合成为一种新业态,即浓之湾全生态林光互补模式,具体为在两排树的中间建立三层立体结构,前排树低后排树高形成 30 度以上夹角,顶层的斜面放置光伏板发电和畜禽防雨,中层放置格栅养殖畜禽,底层土壤利用落下粪污养殖蚯蚓,利用蚯蚓分泌抗菌肽杀灭霉菌,控制霉菌利用粪污扩繁产生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等大气污染物,强化固碳循环,土壤下方由粪污、秸秆、树叶产生的腐殖酸等酸性离子,催化二氧化硅发生水合反应,生成偏硅酸和钙镁盐成为土壤主要成分,用于治理土地板结荒漠化和沙漠化。
三、经济是永动力
荒漠化治理的国家补贴资金变为银行贴息贷款,可以看出一切还要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怎样由创始资金完成生态效益,又进一步的实现经济效益,也就是习总书记常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何践行习主席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下一轮高质量经济发展,浓之湾模式着眼于实用和市场趋势,在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既能科学治理荒漠化转为绿水青山,又能带动当地绿色养殖的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同时进行的植树造林和绿色发电,也是两个“负碳翁,”并会由此带来的一场深刻社会经济变革。
科学论证还要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国务院《关于 2030 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就提倡创新光伏+,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2022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等利好政策,《水土保持“十四五”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自然资规〔 2019 〕6 号、《河北省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办法 》冀自然资规〔2020〕2 号。浓之湾模式于上述法律法规非常契合。
最后强调的是:虽然国务院在 2030 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倡创新光伏+,但这种创新必须是以遵照相关法律法规为前提,近几年集中式光伏发电领域出现些巨大负面新闻,可以搜 75 亿渔光互补被拆除,行唐县农光互补破坏耕地嫌疑人被拘押等大量问题。故此,于 2023 年 11 月 3 日开始实施的《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对地面集中式光伏发展做出了更全面的具体要求。以上可以看出,不研究土地的法规和生态科学,不可能长久把光伏板放在地表上长达 25 年以上,土壤的生态属性是三物思维:植物、动物、微生物,是动态的。一旦生态退化,这里将会划为生态红线,项目也会叫停。浓之湾模式既有生态科学又有大道至简,不仅符合土地、林业、环保、水利以及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法规,而且还是这些部门的支持项。
经济发展变化很快,特别是中国的光伏板行业,已达到世界产量的 百分之七十五,伴随科技创新,每瓦的价格已由前年的 1.9 元/瓦,下降到不足 1 元/瓦,也就是说发电成本已降为 2 分钱/度或更低,随着这种变化出现了一个稳定而又空间巨大的能源税收机会,远超卷烟行业带来的利税,但是要在内地实现规模化绿电发展不是一促就成的,山水工程牵动面广,政府对荒漠化的认知和责任不完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其科学性和政策法规性极强,光凭企业自行发展阻力太大,需要有强有力部门参与推动。
四、企业诉求及介绍
为使更多的荒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将浓之湾模式的科技创新转化为新经济动能,希望得到检察机关“燕赵山海·公益检察”行动的支持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