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头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策”
2021-06-16 17:30:56
作者:王金锋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当前农村的现实基础,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条件,坚持党管农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各级党、政“一把手”统领、挂帅出征,各职责部门分别负责,紧紧围绕,“五大振兴”上下联动,城乡结合,多措并举,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具体说有“十策”: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兴乡村。在全面领会、深刻理解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的前提下,按照“规划先行,城乡结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要求,聘请知名专家、专业人员和本地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县规划团队,在各乡镇配合下,深入各村进行实际调查摸底,广泛听取乡村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筛选、科学论证,在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因地制宜编制出符合本县实际,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大纲和专项规划方案,经过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成为本县乡村振兴总纲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按照一幅画、一个景、规划一个中心村,建设一个中心村;突出各个村的个性、特色,防止同质化,百村一面、十村一景,真正找到适应本村的具体发展路径和实际操作办法,开发村庄的核心资源,突出村级的资源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个性、特色和风格。把田园建设成大地艺术,把村庄建设成大地景观,促进每一个乡村形成和谐、开放、团结向上的民风民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吹响“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号角,让其成为时代最强音。党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中央2021年1号文件和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进一步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明确回答了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主,线上线下相配合,现代传媒与传统的传媒相结合,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造势。同时,责成县宣传、文化、教育部门,编篡一本通俗易懂,文图并茂的乡村振兴的读物。以县委党校和乡镇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开展为期一周全员教育培训。使“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入脑入耳,深入人心,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和共同行动。与此同时,培养和挖掘乡土人才,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鼓励支持村民自筹资金,兴办农民演出队、农家书屋等,使农民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地制宜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多采取诸如文化墙、宣传栏、印发文化手册,微信、微博等传播形式,开展送戏下乡以及文明乡村、文明村户、文化能人评比等活动,让乡村文化建设接地气、聚人气,取得良好成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广开投融资渠道,引领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真枪实刀的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入。为此,一是为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必须调整好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成熟的农村土地交易市场,激活农村的宅基地,空闲农房等一直沉睡的资产。二是同时抓住当前三线以上城市房地产业低迷有利时期,主动降低门槛,千方百计吸引这些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资金投入乡村振兴之中。做到城市房地产企业投资、农民提供土地,当地政府给予补贴,三方联手,共同开发乡村建设。三是经过省、市有关部门的批准,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盘活土地资源,提升百姓的收入,提升经济效益,针对乡村专业经营人员匮乏,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利益联结不够紧密的现状,通过面向社会招引运营商,将村落土地资源与专业经营团队开展合作,构建:“村级合作社+驻村经济师+公司+农户”运营机制,让专业人员来经营村庄,实现乡村与市场结合,将村庄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以实现村庄资源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体现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亿万农民。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很多改革成果都是农民创造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要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农民群众。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的,应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不能一哄而上,一刀切。本乡村建设规划,经过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之后,还要及时张榜公布,让每个村民不仅知道自家去留,还要明白本乡哪些村得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缩减、哪些村做大,保证广大村民对乡村振兴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同时把土地整合和资金整合过程,变成组织农民、引导农民、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过程。将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从体制上再造农民集体,从房屋资产收益的增加,股份收益的增加等方面,提升村民的富裕度;从环境的美化、文化的营造、公共产品的改善,提高村民的幸福度。

    五、组建乡村振兴工作团,“三力合一”开新局。乡村振兴涉及面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部门就能干得了的。按照中央要求,乡村振兴为县一把手工程,成立一线指挥部和县乡村振兴局,在组织领导明确之后,为更好的开展工作,还可组建一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即:县乡村振兴工作团及及乡镇分团。其成员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一是最近五年从县、乡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年龄在70岁左右、身体强壮,人品好、爱岗敬业,事业心强。二是由最近几年从大学毕业的没有固定工作岗位的青年学子。三是在本村和周边村,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所有工作团人员由本人报名,自愿加入,组织审查认定,登记造册。根据原工作单位和现居住地分别编入县乡村振兴工作团和乡镇分团。(其经费由所在地提供,并给予个人一定的补贴)在县一线指挥部和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攻坚克难当先锋,以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有效开展,不断开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六、发现和培育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期盼已久,热情很高,是激活乡村振兴内的生动力。县党政一把手不仅要建立自己乡村振兴联系点,还应在辖区选择一些经济实力雄厚,农民积极性高,村级班子凝聚力强中心村创建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将一些特色村,历史文化名村建成乡村振兴的招牌村和亮点村。以典型引路,产生示范辐射,牵级效应,形成强村带弱村,组团发展,共同发展壮大之势。

    同时,让退休的乡贤返归故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中国传统乡村中,乡贤在精神、文化、科技、经济领域县有示范性的楷模,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乡贤们响应党的号召,进城从事行政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如今,大批上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贤达人士已经退休,有的还回到老家居住,他们不仅关注家乡还有发挥余热的意愿。县乡村振兴局结合县老干部局应征求本人意见,对他们中间身体状态好,在当地有影响的乡贤人士逐一登记造册,为这些新乡贤的回乡落地发挥余热提供方便,让普通群众尤其青少年能见贤思齐,提升自我,改造自我,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

    七、建立职业农民制度,筑巢引凤,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创业。乡村振兴的重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的认可,踊跃参与,乡村振兴事业才会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农民青壮年离开农村,造成农村老龄化严重,广大农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共同打造乡村新天地。

    一是完善“人才创业创新”的政策,因人条件制宣,因事施策,以优厚的政策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回乡,建设工厂企业,兴办各项事业,施展才华,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是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百生百村”乡村志愿服务等活动。从2021-2023年,每年选派百名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逐步引导“双创”人才向乡村集聚,实施青年才俊驻村计划聘请20-30个优秀大学生,到本县省、市乡村振兴试点村开展陪伴式服务。

    三是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给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农业职业接班人评定职称,让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一种标签式的出生,而是一种职业,一种有技术含量的职业,一种有较高价值实现的职业。在回乡务工的青年,回乡大学生等新兴村民的培养引导上,更要有一系列措施和条件,培养出具有时代特征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经营村庄的主人翁,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他们对标异地的乡村和国内外的发达乡村,让故土村庄在双循环中,走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真正做到立足故里村庄,面向全国、放眼国内的发展定位,实现乡村长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优势发展、科学发展。

    八、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项目,按照工业理念来经营。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村庄,尤其是贫困村庄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和经营性、公共性基础设施,由于只建设、不经营,导致一定浪费。长此下去,村庄已有的建设和发展成本也难以巩固。乡村“五大振兴”,其中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属于经营学范畴,必须导入“经营”概念,改变传统的从规划设计、项目施工、村庄整洁等“大包大揽”的做法,在市场运营模式中,政府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像抓村庄建设一样抓村庄经营,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村庄的价值是多元的,多变的、客观的,只不过不同时期村庄价值的显现不同,如果不去经营或不善于经营,这些资源和价值不会自动变成财产,或者已有的价值也会丧失。因此,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大项目,将乡村当企业,按照工业理论来经营,进行策划、谋划、规划,研究乡村振兴的产业、产品、市场、营销、收益,让农业标准化、市场化;农村美景化、艺术化;农民股东化、职业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打造“清廉乡村”,铸牢乡村振兴坚强“内核”
·下一篇:无
·打造“清廉乡村”,铸牢乡村振兴坚强“内核”
·武冈市农业农村局:强打乡村振兴“问需牌”(组图)
·“坝坝党史课”开出乡村振兴“科技药方”(组图)
·搭建百姓议事平台 大量难题不再难解
·湖南芷江古冲村“乡村振兴实践教学之旅”迎来怀化电大“研学团队”(组图)
·助红色教育“一臂之力”——山东省省乡村振兴服务队捐赠三万元(组图)
·助红色教育“一臂之力”——山东省省乡村振兴服务队捐赠三万元(组图)
·斑竹园镇:弘扬大别山精神 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武冈市德江村:凝聚大家智慧 共谋乡村振兴(组图)
·放歌中国乡村振兴春之声·42首(组图)
乡村振兴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乡村振兴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