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铜像刚落成时,主席面朝东南方向。现在,毛泽东铜像向西南移位约90米,朝向为东偏北51.5度,与韶山山峰方向相符合,广场面积也由原来的3000多平方米扩大至10万余平方米。 宽敞的瞻仰大道直通毛泽东广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道两边小景观石与入口处大景观石遥相呼应,毛主席气势磅礴的诗词跃然石上,不禁让人想起那段峥嵘岁月。 “人最多是什么时候,广场上人都满了吗?”李长春问讲解员。“大概是四五万人,春节晚上来瞻仰的人特别多,站在纪念区,鞠躬都不能弯下腰来。” 广场上有很多游客。李长春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并主动和他们握手交谈:“大家好!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是广东的。” “我是广西南宁的。” “你们是专门来毛主席故乡瞻仰的吗?” “对对对。”游客争先恐后和李长春握手。 广场上,庄严的铜像静静耸立。 东方红乐曲响起,两位武警抬着花篮,李长春整理好花篮缎带,郑重地向毛主席铜像献上花篮,深深地三鞠躬,并绕铜像一周。 广场上,风轻轻吹过,隐隐传来清脆的童音,“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在广场一角,韶山小学的少先队员正在举行主题队日活动。 嘱托要把毛主席的精神宣传好 主席故居前面那个荷塘,早成为经典“摄像点”所在。来故居的人都会在这里留影。 “我先留个影啊!”李长春健步走了过去,大声招呼:“来,大家都来照一张,留作纪念。” 冬天的韶山,冷风吹过,寒气袭人。李长春浑然不顾,和随行人员一一合影。 进入故居,李长春最关心还是文物。讲解员介绍:“厨房里大部分都是原物。这里是餐厅,这些桌椅是原物。” “按文物等级划分,这应该是一级文物,不知道划没划进去?”对每一件文物,李长春都看得仔细、问得仔细。 在毛主席父母卧房中,有一张毛主席母亲1919年春在长沙看病时照的照片,她当年10月份就过世了,这也是毛主席母亲的最后一张照片。 “那个时候能照一张照片,还真不容易呢。”李长春感叹。 走出故居,李长春诚恳地对讲解员说:“我拜托你们,把毛主席的故居维护好保养好,把毛主席的精神宣传好讲解好。” 故居前面的荷塘前,站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李长春向游人挥手问好。临上车前,他还不忘向热情的游客挥手告别。
驻足再看一次最后的护理记录 73个补丁的睡衣、最后一天的记录表……一件件遗物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主人公的故事。在毛泽东遗物馆,李长春久久驻足。 遗物馆是“一号工程”的新建建筑,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为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内设4个基本陈列,展出1008件主席遗物,收藏和保护主席遗物6536件。 其中一张护理记录表,记录的是1976年9月8日主席逝世前的情况,因为当时主席已不能吞咽食物,只能插着流食管来维持生命体征,即使这样,主席仍坚持看书和办公,这份记录清楚地显示,当天主席看书11次,时长两小时50分。 这个故事让在场的人都很震撼,李长春在这份记录面前驻立良久。 主席一生酷爱读书。主席生前爱看的书,在展厅中,只要动动手指,你也可以看到。展厅里有一个虚拟翻书的环节,里面收录了一些主席读过的书籍,点触一下即可。 遗物馆还设有数码互动桌,戴上耳机,点击触摸屏,就可欣赏毛主席生前喜欢的京剧片段。展馆陈设由于声光电等手段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对这些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李长春十分感兴趣:“历史上留下来的毛主席宝贵影视资料,特别是解放前的纪录片,结合数字技术,将来还可以重新进行修理和数字化,再推向全国,事迹、资料、出版物、图片、视频,要再加工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