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乘车前往韶山,随车的导游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土家族青年,操着一口带有浓重湖南乡音的普通话,一路指指点点,滔滔不绝,以致嗓子有些沙哑,真算得上是一位殷勤热情的好导游。当汽车驶到湘江大桥时,他高声朗诵起毛泽东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丛林尽染……”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很有几分艺术感染力。侧身朝窗外望去,只见北去的湘江水浩浩荡荡,流向苍茫天际,江心狭长的橘子洲郁郁葱葱,宛如一条绿色飘带。此时此刻,年轻的毛泽东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才俊的形象仿佛浮现眼前。
汽车行驶在韶山市境内蜿蜒的公路上,车上的喇叭播放起《东方红》、《浏阳河》、《毛主席最亲》等老歌,那情调,那氛围,一下子将人们带回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殷勤的导游沙哑着嗓子讲解韶山名字的由来,他讲韶山与孔子闻之“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的密切渊源,讲韶山如何如何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讲毛泽东家族的历史传承和轶闻趣事……他如数家珍,口若悬河,娓娓道来。这些“解说词”,毋庸置疑地表达了人们对领袖毛泽东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夕阳西下时分,我们抵达群山环抱的韶山冲。放眼望去,果然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满山皆是笔直参天的青松和茂密苍翠的绿竹,山下的平畴里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和一塘塘盛开的荷花,夕阳的辉光,让人感受到一种苍茫凝重的壮美。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挨挨挤挤,终于来到了毛泽东故居前,这座孤零零立于山坳里的古老而普通的房子,多少年来,成为极为神圣的象征,不知有多少人千里迢迢,万里迢迢,翻山越岭,涉洋渡海,来参观,来瞻仰,来朝拜。于我来说,自记事起,不知从书报影视中看见它多少次,甚至不知在梦中梦见它多少次,而今终于来到了它的跟前,心头禁不住怦怦直跳。那用掺着稻糠的土坯垒成的灰色的墙,那没有油漆的黑色木板门,那几件古老的农具和家具,那黑乎乎的天棚,那几幅早已泛黄的毛泽东亲人的照片,那南方民居特有的天井里长满的萋萋野草……一切一切都是那样古旧,一切一切都是那样肃穆,古旧肃穆得让人感到有些沉重,然而景仰之情却愈加浓重。
一代伟人就诞生在这里,就在这青山绿水间长大,并从这里走出大山求学求知,探寻真理,从事扭转乾坤的伟大事业。这里,也是他一生梦萦魂牵的地方。我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走出毛泽东故居,在其门前照相留念,它将成为永恒的记忆。
韶山的秀山丽水养育了毛泽东,韶山因伟人毛泽东而闻名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