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同志初期革命活动,我不了解,认识他是1933年。我们湘鄂赣红军,整编时调到湘赣作战,即红十八师,在永新沙市与湘赣红军会合。任弼时是湘赣省委书记。会合后开大会听过他的讲话,他留着胡子,讲话时一手拿喇叭筒,一手作手势,很有政治家的风度。话讲得简明扼要,但非常有分量,教育意义很深。
他很关心部队。红十七、十八师会合后力量增强,有6个团,辖一个整县——永新县。他经常来看望部队,关心部队生活。当时我们只有5分钱伙食费,但比湘鄂赣时好,每月还可以分点伙食尾子。从我们角度看,湘赣党政军工作、群众动员、扩红工作都比较好。弼时本人的生活也很朴素。当时食盐供给很困难,国民党对苏区实行食盐封锁,一块大洋只能买5钱盐。弼时作为省委书记,对他最大的照顾是每月多发4两盐。我当时是营、副团级干部,和他直接接触不多。
直至长征3个方面军会师后,西安事变爆发,部队统一整编,成立前敌总指挥部,彭德怀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那时我在保安。到延安后,我率红二方面军文工团从延安回方面军,经过总部见到彭、任首长,当时他们正在开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弼时同志亲自接见了我,对红六军团作了许多重要指示。改编成三五九旅后,也时常得到他的鼓励。
1941年,我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和王震同志一同去看过弼时同志。同年春,我和何远平同志,率三五九旅七一八团首先进驻南泥湾,以后七一七团驻临镇,七一九团驻九龙泉,开展大生产运动。王震任中共延属地委书记,延安卫戍司令。任弼时直接指导,他很器重王震。任弼时对部队生产很关心,说:国民党搞反共高潮,封锁我们,我们就要自力更生。教育我们要能吃苦,搞好大生产,克服经济困难,保卫好党中央。后来我们生产搞好了,部队除了自给,还向边区政府上交公粮。毛主席、彭德怀、任弼时还到南泥湾来视察。我们用自己生产的肉食、蔬菜等来招待首长。西红柿汁炖牛肉呀,很丰盛。毛主席、任弼时同志还喝了九龙泉的泉水。南泥湾河沟盛产甲鱼,飞禽走兽也多。王震同志要我们送些甲鱼给中央首长吃。我们把甲鱼装在柳条筐子里,用骡子驮着,我亲自送到延安。
1944年,王震、王首道、王恩茂同志率领三五九旅南下两湖,远征粤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调集大军围攻我军,我军被迫北返中原,部队驻守在江汉平原,隶属于中原军区。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国内战,妄图首先歼灭我中原军区部队。王震司令员率领中原军区部队右路纵队于6月29日深夜突破平汉路封锁线,涉汉水,出荆紫关,渡丹江,翻秦岭,过渭河,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回师延安,这就是三五九旅的“第二次长征”。
部队刚进入陕甘宁边区,王震便先到达延安,向中央汇报。金忠藩随王震一起去看望中央首长。见到毛主席,后来又去看望朱德总司令、弼时同志等。弼时同志说:“好几天和你们失去联系,我几天几夜没睡觉!”王震说:“部队边走边打,没有时间架电台”。弼时说:“你们的部队能打仗,打得英勇顽强,回来就是胜利!”
三五九旅1944年从延安出发时有几千人,回延安时,伤亡失散,不足两千余人,眼看胡宗南几十万大军即将发动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王震预见到西北战场将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拼搏。三五九旅的力量不能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边区人口稀少,兵源有限。他向中央建议派人前往人口稠密的华东解放区去扩军,组建一支新旅,回西北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