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文章>>正文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追忆我的父亲杨仁和在新四军先遣纵队参加对日韦岗伏击作战的历史点滴(组图)
作者: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 杨建东
浏览次数:
2025-09-04 09:51:1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8年春,日军占领了华中广大地区,中共中央命令新四军向苏浙皖边挺进,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决定依照中央军委关于“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并特别强调“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的电示,指派刚到皖南军部不久的粟裕领受了这个新任务,先期开赴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为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创造条件。新四军先遣支队由第1、第2、第3支队部分团以下干部和侦察分队组成,第2支队副司令员粟裕为先遣支队司令。我的父亲杨仁和(杨克),祖籍江苏镇江,1938年1月,由于日军已经攻陷首都南京及战时省会镇江,随即携笔从军,奋勇参加新四军,先在军部政治部所属战地服务团及江抗做抗日宣传工作,后在二支队司令部担任侦察员,政治指导员。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前担任军部参谋处侦察参谋兼作战组长。1938年5月间,参加先遣支队作战序列,在侦察分队中担任侦察班班长。

    5月下旬,先遣支队进入苏南地区。他们广泛接触当地民众和乡绅,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群众的爱国热情,号召大家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当地老百姓非常欢迎决心抗战的新四军,但他们都曾亲眼目睹装备、兵力远胜新四军的国民党军在日军面前屡吃败仗,不禁对新四军的战斗能力产生了怀疑。为提高群众的抗日热情,增强战胜日寇的信心,粟裕司令员决心尽快打一场胜仗,灭一灭日军的嚣张气焰。他决定通过战略侦察,找到打击敌人的突破点。我父亲作为出生在江南镇江的本地人,受领了带领侦察班前伏日军交通延长线进行战术侦察的作战任务。时值江南梅雨季节,多雨的天气给先遣支队的行军和潜伏侦察造成诸多困难。经过数日观察发现,镇江至句容公路上日军汽车往来频繁,每天多达五六十辆,通行时间集中在上午八九点和午后四点左右。综合侦察结果后,粟裕决定在镇(江)句(容)公路上打一场袭击日军运输车队的伏击战。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其南面,东侧是近200米高的赣船山,西侧是高400多米的高骊山。镇句公路在两山之间的夹缝中蜿蜒而行。粟裕亲自给参战的指战员们作战前动员。他来到整齐的队列前,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军容严整、英姿挺拔、目光坚定,满意地点了点头。粟裕大声说:“这一仗是新四军挺进江南的首战,意义重大,务必求胜。大家有没有信心?”战士们将必胜的信心化作响亮的回应:“有!”“保证完成任务!”1938年6月17日,上午8点10分,我父亲带领先头侦察班已到达山间公路北口,发现自镇江向南驶来一辆日军汽车。侦察班按照出发前的指示隐蔽起来,让敌车通过,而他们则守在那里,待战斗打响后,负责阻断敌军车退路。

    韦岗伏击战打响后历时仅仅半小时,击毙击伤日军21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和部分军用品的战绩。虽然规模不算大,战绩并不特别耀眼夺目,但在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连吃败仗,苏州、镇江、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占的严重形势下,新四军成军不久即首战告捷、旗开得胜,一扫江南敌后抗日的低迷。这次战斗,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打出了新四军的赫赫威名,更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团结起来抗日的热情和信心,为在华中地区长期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雨洒江南,风送捷报,韦岗战斗胜利的消息在江南大地上传开了。自南京失陷后,江南人民还从未见过中国军队的胜利,这次战斗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民的抗日斗志和抗战热情。战斗结束当天,粟裕便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报告,对韦岗战斗中敌我双方的优点和弱点,以及今后伏击敌汽车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论述。该报告对新四军军部制定深入江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战斗胜利后,新四军军部特意发出贺电盛赞:“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并“在全军表扬,号召全军学习”。

    第一支队司令陈毅闻报新四军深入苏南首战告捷,大喜过望,当即口占七绝一首抒发心中的欣喜之情:“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韦岗战斗在新四军对日作战历史上是很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该战的特点是伏击日军车队。日军依仗其机械化的优势,在交通发达的江南平原来往驰骋,为所欲为,作战的机动性很强。因此伏击敌车将是新四军在江南作战的一种重要形式。粟裕正是要用韦岗这个极有说服力的战斗范例为新四军总结江南敌后的战略战术,提供克敌制胜的新招数。

    韦岗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高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奠定了新四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开辟了胜利的先声。随着岁月的流逝,韦岗战斗的硝烟早已慢慢飘逝,我们儿时聆听父辈讲述的江南对日作战第一枪的战斗发生距今已经过去了87年,但激战情形仍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发生。新四军铸造的信念坚定、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折放出新的时代光芒。值此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缅怀新四军在抗日战场的丰功伟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铁军大无畏的勇猛精神鼓舞着我们继续沿着先辈的光辉足迹,在新时期为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1968年,我父亲在文革被审查关押期间,在回忆录中亲笔书写的有关参加韦岗伏击作战的诗词,此件为作者原件影印件。

胜利的卫岗处女战

长江边上,京沪道旁,
大军时进,首战卫岗,
尽歼顽敌,威名远扬,
处女战场,参军真忙,
欢庆胜利,慰酒慰汤。

2025年5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军部分会组织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暨战地旧址寻访之旅,来到江苏镇江韦岗伏击战发生地祭拜英烈。图为战地行团员在纪念碑前合影。执队旗者为本文作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胜利赋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胜利赋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追忆我
鲜血与生命铸就的胜利永载史册
上海市青少年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纪念盛会 扬我国威(组图)
李羽贤: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唐山知青纪念抗
幸福航母渡彼岸
古风 .九三大阅兵观礼感言(组图)
古风 .九三大阅兵观礼感言(组图)
红色头条-李殿仁:古风 .九三大阅兵观礼感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