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不断报道,人们读书的兴趣在急剧下降,甚至得出了中国人“不爱读书”的结论。造成这种局面是与社会发展以及大环境的影响有着直接关联。
其一、书价昂贵。当今,充斥市场的书籍,大都是精品书、高档书、礼品书以及大部头儿的系列丛书,多系价格不菲之物,甚至还时常有镀金镶银的特价书抛头露面。这等书仅有极少数人消受得了,绝大多数人则难以承受。“民以食为天”。购买一本书或一套书,就要损失掉一个月的“血汗钱”(工资),或周年半载的“保命钱”(伙食费)!无论哪朝哪代都不会不人道地强制人们非要达到宁可饿死也要读书的思想境界。如此这般,人们也只好望高价书而却步。
其二、书质低劣。近年来,个人出书势如雨后春笋,印书厂家满世界都是,盗版书若抽刀断水,劣质书籍则泛滥成灾。面对这等阵势,即使爱读书,喜欢购书者,也得该出手时慎出手了。
其三、急功近利。中国乃农业大国,老百姓也最讲求看得见的实惠。读书虽能改变愚昧,提高素质,利于日后的发展致富,贤人们也说书中有这有那,但毕竟不能立竿见影。读一夜书,不抵挤时间搞点儿“小加工”见效快。时间就是金钱嘛。
其四、电视普及。眼下,绝大多数人将仅有的业余时间一股脑儿消耗在了收看电视节目上。绝大多数人也认为,捧着书本孤独寂寞,看着电视丰富多采。
其五、网络兴起。电脑的迅速普及,对读书也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众多的年轻人(祖国的未来),十之八九厌烦在业余时间啃书本,然而,敲起键盘来却瘾兴大发,以至于废寝忘食。
其六、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搞什么事情其好坏程度,主要看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如何。就读书而言,也不能“一刀切”。有的地方读书氛围浓厚,局势就稳定和谐;有些地方的领导不重视读书,人心就乱,问题就多。遥想延安时期的“夫妻识字”和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在人民群众中间兴起了一种空前的读书识字热潮。《夫妻识字》(秧歌歌)中唱道:“庄稼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睁眼的瞎子怎能行,学习那文化最当紧”。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扫盲运动的高潮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群众扫盲运动曾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极其匮乏的国力扫除了大多数文盲,从而创造了一项世界奇迹,也为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