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陪80多岁的老岳母一块儿收看反映抗战时期的电视连续剧。剧中的日本鬼子,尤其是日本鬼子中的指挥官全是满嘴的日本话。我问只字不识的岳母,从日本鬼子的表情、动作上能否看出个大概意思来,她连连摇头道:“咋能看懂哩!看个红花热闹就够了,里边的日本人说话倒也挺像,那年月的日本人也都这样叽里咕噜的,俺同样一句也听不懂。”
老人家说得“挺像”,按字眼儿讲即是“逼真”。文学作品需要逼真,逼真的恰到好处就生动感人。但在有些方面过于强求原汁原味的逼真,并不见得就好。我喜欢传统戏曲里的夸张和虚拟——空酒杯一端即已酒过三巡,马鞭子一抡就是千里之外,三五个人一站便代表了千军万马……另外,中国的京剧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国粹,很重要的一点即是艺术家们将历朝历代的各种人物,全部统一到使用京韵、京腔、京调上来,这也或许是京剧美的根本点罢。假若,京剧在演出时,剧中角色不按京韵京调行事,而依照历史人物出生地的方言口语去念白行腔,岂不乱了套?也就不能称其为京剧了,国粹二字更无从谈起了。
文学艺术源自于现实生活,但切不可一味地死搬硬套现实生活。当今,在视听艺术作品空前普及的景况下,人物对话则成了重中之重的方面,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能否接受乃至于喜欢的关键环节,在这上头最忌讳的就是模仿式的死搬硬套。近年来,反映抗战时期的电视剧拍了不少,热播了不少,剧中日本人自始至终嘟噜嘟噜讲日语的也不少,极有死搬硬套之嫌!日本人讲话时,尽管打出了字幕,一旦人物说快了,字幕出快了,即有跟不上趟的感觉。在一部电视剧或电影中,偶尔使用一两句日语,诸如“米西米西”、“开路开路”、“死啦死啦地”(这些,其实早已中国化了),是无碍顺利收看大局的,也或许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果。倘若,从头到尾的叽里咕噜着,不仅令不识字的老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使识文断字者(不包括学日语的),也难免生发别扭、难受之感。过去拍的战斗片,譬如《地道战》中的日本指挥官,演得就很成功,颇有老少皆宜之妙。
眼下,无论演影视剧,还是播讲小说一类的文学作品,如果,日本人出来即用日语,俄国人出来便讲俄语……笔者以为,这种做法是大大的有悖于我国国情的,也难免弄巧成拙、事倍功半。在这上头刻意的、过分的追求逼真,其结果只能是演员演起来别扭,观众看起来难受。制作出来的东西原本是让人观看欣赏进而接受的,连剧中人物的对话都听不懂,更何谈接受?制作者的一片苦心也只能是南辕北辙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