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创业之基 守业之本
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这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1439页)。从此,“两个务必”铭刻在广大党员的心中,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伴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激励着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展示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蕴含着具有长远的现实指导意义。联系当今的实际,笔者认为“两个务必”的重大指导意义即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毛泽东同志指出:“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62页)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页)艰苦奋斗,贵在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不是喊出来的,而是要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从“两个务必”的忠告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哀兵必胜,骄兵必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历代王朝因沉湎享乐、忘记忧患而人亡政息的教训历历在目。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翻开中国的历史长卷,不难发现,王朝的兴衰更迭,社会的治乱变迁,无不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其中之一即是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就能长治久安;骄傲自满,贪图安逸,必然走向衰亡。譬如,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始皇南北征战,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废封国,设郡县,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专制皇权制度。但他恣意奢淫,刚愎武断,骄傲自满,惟我独尊,终使千秋帝业二世而亡。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本是一个武功盖世、文治超凡的 封建 君王。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即位,穷奢极欲,纵情声色,终致内外交困,人亡而政息。秦以“骄”亡,隋以“奢”败。历史上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无不验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名言,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奋斗的哲学。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
1936年春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访问了延安。当他看到毛泽东住着简陋窑洞,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小米饭南瓜汤;看到周恩来睡着土炕,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林伯渠戴的是断了腿儿的用一根绳子系着的眼镜时,他被共产党领袖的清贫节俭感动了。他断言,这种生活作风会产生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伟大力量——“东方魔力”。
1944年,华侨领袖陈嘉庚访问延安,此时,共产党的强大已远非昔日可比了,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依然如故。穿着补丁衣服的毛泽东,在简陋的窑洞里“宴请”陈嘉庚,一顿饭只花了几角钱。陈嘉庚深有感触地说:“我在国统区,国民党大员请我吃饭,动辄八百一千大洋一桌,可在毛泽东这里,一顿饭只花了几角钱,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江河日下,共产党蒸蒸日上的秘密。”
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军黄维,仗打败了,心犹不服,要求见见刘(伯承)、邓(小平)。当他看到穿着和战士一样黄布军衣正和战士们在一口锅里吃饭的刘、邓首长时,又惊又愧,心悦诚服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全套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打不过装备落后的共产党,我们首先是输在生活作风上了。”当年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将领也曾说过:“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以及由廉洁赢得的民心。”
夺取政权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凭借着“东方魔力”,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周恩来总理,一件睡衣穿20多年,补丁多达47处;毛泽东主席,三年困难时期,带头不吃肉,与人民共度时艰,就是我党继续保持“东方魔力”的光辉典范。
新中国初创时期,国家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严峻挑战,我国科技工作者白手起家,在科研试验和物质生活条件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靠的就是扎根戈壁、埋头苦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艰苦奋斗精神。
纵观矗立在燕赵大地上的特大型跨国企业──中国晶牛集团的二次创业史,无处不渗透、凝结、闪耀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晶牛的二次创业史,历尽了艰难困苦,躲过了暗礁险滩,最终晶牛人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甚至生命铸就了一座座红色丰碑,使晶牛从多年资不抵债的亏损冠军发展成为拥有数十亿资产、跨全国几个省市,世界欧、亚、非多个国家的大型集团文化公司,产品远销97个国家和地区。最近,笔者认真、反复地阅读了《晶牛英雄谱》一书,从成百上千名晶牛英雄中遴选出的二十位杰出代表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譬如,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宋洪占;呕心沥血为企分忧,克难攻坚为“晶”献身的袁家裕;坚守共产党人风范,勇为晶牛使命献身的耿志广;生为晶牛卫士,死为社会献身的毛大顺;任劳任怨40年,披肝沥胆献终身的陈现小;为企拓疆闯南天,舍身忘死铸“晶”篇的刘聚民;舍生忘死搞科研,巾帼戎装更灿烂的祁建滨……
无数事实雄辩地证实,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克难攻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事业以艰苦奋斗而成功,党以艰苦奋斗而兴旺,国以艰苦奋斗而强大。历史和现实也都充分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方位上,都提出坚持“两个务必”这个共同课题,更进一步说明“两个务必”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时代价值。随着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变化,“两个务必”也在不断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一个先进的政党取得政权不易,巩固执政地位更难。难就难在由旧政权的批判者变为新政权的执掌者,需要肩负起国家兴盛富强和人民富裕安康的历史责任;难就难在执政后面临着更多的诱惑,经受着“权力考验”,增加了贪图安逸、脱离群众、腐化变质的危险。
1951年11月29日,华北局向毛泽东和党中央作了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的书面报告。30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转发这一报告的批语中指出:“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书记张子善均是大贪污犯,已经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是正确的。”毛泽东当时还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百个,2千个,2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毛泽东果断地批准枪毙刘青山、张子善,无疑起到了敲山震虎、杀一儆百的作用。
晶牛集团在二次创业中,同样有一些同志被社会上的一些腐化堕落之风所困、污泥浊水所染,迷失方向,失去自控,摔了跟头,甚至丢掉了政治生命。晶牛党委从几十个失足事件中选出十个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真实案例整理并汇编成一本《警示录》(截至目前,笔者还未曾见到此书),以告知人们:忘记“两个务必”,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必将会在人生“三关”(金钱、美女、人情)上摔跟头,甚至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作为共和国“反腐第一案”的两名反面主角——刘青山、张子善,虽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已长达几十年,然而,几十年来党内的腐败犯罪不仅没有彻底根绝,而且一时一刻也未曾停止过。个别时期、个别地方甚至呈现出“前腐后继”之势。
晶牛集团的党政领导,尽管倾尽全力建章立制、铸魂兴文,利用报纸、广播、会议等形式天天教育,时时提醒,但还是有人让香风冲昏、被糖弹击倒。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两个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也是能否永葆共产党政治本色的试金石。惟有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我们党才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愿望,从而永葆执政党的生机与活力;惟有牢记“两个务必”,坚持艰苦奋斗,我们党才能永远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不断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惟有让“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说要“进京赶考”,历史已经证明他那一代人交出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答卷。当今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这也是一个大考场。让我们时刻遵循着“两个务必”,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去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②参观西柏坡感赋
在“两个务必”发表将近60周年之际,登临西柏坡。遥想当年,纵览古今,心潮激荡,感慨系之。
瞻仰圣地涌激情,
耳畔犹闻教诲声。
黄公慨叹周期率,①
郭老撰文警钟鸣。②
读史一如临深渊,③
执政更须履薄冰。④
治党强国兴华夏,
两个务必指航程。
作于:二〇〇八年七月十日
注释:
①“黄公慨叹周期率”: 1945年7月,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痛感于历史的无常,黄炎培在和毛泽东谈话时大发感慨。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bó)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他同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道路,摆脱周期率的支配力。
在谈到历史周期率发生的内在原因时,黄炎培认为:“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jié jué),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于是“其兴也浡”、“其亡也忽”,周期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
共产党究竟能否跳出和怎样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呢?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②“郭老撰文警钟鸣”:1941年皖南事变后,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本文以丰富的史料揭露了明末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朝廷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隶属于延安府辖区的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和领导农民起义,并在李岩的帮助下,使“农民起义走上了正规”,节节胜利,势如破竹,直打到北京城,推翻了明朝最专制的王权统治。
然而进了北京以后,李自成便进了宫。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基大典,招揽门生,开科选举。将军刘宗敏所忙的是“拶挟降官,搜刮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无事了的一样”。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只派了几千士兵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都屯积在京城里享乐。进京不久,李岩便被陷害。乃至清军入关,“自成亲自出征,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不得不离开北京,一败再败,终于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战死,时年39岁。“这无论怎样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悲剧的主人。”
此文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此时正值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自然洞悉它的重大政治意义,立即批示在《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并加发了《编者按语》,同时把它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复信中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若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的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为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战争,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引自《毛泽东书信集》)“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出来。”这段话充分说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那种心境。毛泽东自信无比,胆略过人。但他的自信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上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偶然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两个务必”的提出,体现了毛泽东、党中央对中国历史上一些农民战争尤其是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深刻总结。
③“读史一如临深渊”:“读史”:指读过《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由胜利到最后“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不得不离开北京,一败再败,终于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战死之后,心情“一如临深渊”般的凄凉、悲怆。
④“执政更须履薄冰”:现在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要永葆其先进性,要始终保持其政治本色,就必须“如履薄冰”一样的谦虚谨慎、警钟长鸣。
③“炸桥”之沉思
读到一篇有关炸桥的报道,思考良久觉得颇有质疑一下的必要。
四川省简阳市内有40年历史的沱江大桥,是简阳城江上第一座桥。经有关专家评定为“五级危桥”,决定爆破拆除。当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从2008年6月进场开始,施工人员在这座所谓的“危桥”上打了2000多个孔,埋了380公斤炸药,用电起爆法进行引爆,计划将双曲17孔拱(跨江面主跨9孔,引桥8孔),总长690米的沱江大桥炸掉。
2008年7月25日下午4时,在数万群众的注视下,沱江大桥被炸。震耳欲聋的巨响沉寂后,结果却是大桥岿然耸立,桥墩完好,桥拱和桥面也都好好的。不得已,7月26日施工单位使用了大型机械,终于将这座“危桥”放倒。
所谓危房、危楼、危桥……建筑物一旦冠以危字,在人们的心目中便是裂痕斑斑、东倒西歪、摇摇欲坠、不堪一击的景象。简阳的沱江大桥,经历过空前惨烈的四川大地震后却未被震垮,在380公斤炸药咆哮过后竟依然耸立,这不能不发人深思。
炸药用量是否判断有误? 负责施工的工程师直言,为了顺利地放倒这座桥,他在爆破施工中超量20%使用了炸药;
炸药是否假冒伪劣?大桥周边的群众给出了一个答案:爆炸时四百米外都能感受到强烈的声波和震动,爆炸过后一些房屋出现裂纹,群众向媒体反映,说建造商应该赔钱!
爆炸点设置是否合理?现场的照片给出了一个答案:所有炸点都定在桥拱与桥面、桥墩的结合处,还有桥体最薄弱的地方。这样准确的定位无懈可击!
所有影响爆破成功的可能因素都排除了,我们只能换个角度去思考另外一些问题。
历经40年却冲不垮、震不塌、炸不烂,只能证明这座桥建造得好质量高。人们把这座所谓的“危桥”赞誉为“桥刚强”,也便不足为奇了。一个建筑物无论多么漂亮现代化,也无论多么宏伟壮观,其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是应当也必须放在首位的。据桥梁专家透露,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开工建设的桥梁达一万多座,建设速度和规模堪称空前、罕见。在这汹涌的桥梁建造大潮中,确保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要真正保证质量,笔者以为最紧要的一条就是要讲政治。眼下,有不少人固执地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讲求的是金钱和经济效益,讲政治是瞎扯淡等等。历史的经验充分表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有害的。不讲政治,不讲为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不讲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感,也就失去了中国共产党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也就必然造成不可挽救的恶果。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豆腐渣”工程,细查深究不仅与不讲政治有关,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党员干部栽了跟头,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直言不讳地讲,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是发展了,经济也腾飞了。但对前进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要敢于直面正视,还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还以桥梁建设为例,四川省简阳市的沱江大桥,历经40年依然震不垮炸不毁,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大桥却接二连三地发生重大断塌事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醒和深思。时间稍远一点的有重庆綦江彩虹大桥,因垮塌使数十名无辜者失去了生命;还有三峡工程中的焦家湾大桥……时间稍近一点的有2004年6月10日辽宁辽河大桥垮塌;2007年6月15日广东九江大桥垮塌,这座曾被有关方面鉴定为绝无质量问题的大桥,居然被船轻轻一撞,就酿成了桥断人亡的惨祸——导致4车坠河9人遇难;2007年8月13日被评为优质工程马上剪彩使用的湖南凤凰沱江大桥垮塌,在没有遭到任何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仅仅是拆手脚架的作业,就让大桥碎成一堆豆腐渣,造成64人遇难……据说,上述工程都属于百年工程,是当地当时的重点建设项目,其建造费用也无疑天文数字。这些桥梁垮塌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有人在桥梁建设中行贿受贿,有人在桥梁建设中偷工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