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铁穆臻>>正文
毛泽东时代超高速发展成就是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典型范例(组图)
来源:毛著和毛时代史Maoism研究
作者:毛泽东
浏览次数:
2024-10-21 13:17:42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一、为什么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作为观察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巨大效果的最典型范例?

    只有真正的而非修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国家超高速发展,这是一个雷打不动的结论。论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就要有充分的案例作为证据。而衡量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的国家建设成效的最典型范例,就是毛泽东时代特别是1959年以后的中国,而不是别的时期、别的国家。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恰好赶上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有了相对低价的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的天赐良机。“1931年苏联的购买总额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 左右,1932 年上升到1/2 左右。1926-1931年,苏联的进口额约增加了5倍,其中,重工业设备进口额增加了 11倍,而在进口额中,百分之90左右是机器设备的进口。”([苏]K.彼得罗相《苏维埃工业化方法》1952年版,第 77 页。)所以,以此为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缺乏最充分的说服力的。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建设起点远远低于脱身于帝国主义沙俄的苏联、面对的困难程度更是远远大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条件下,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依旧实现了超高速发展。无疑,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是最适合作为衡量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的最经典范例。

    特别是1959年6月以来中苏关系逐渐破裂、苏联逐渐撤资之后,抵制美苏侵略的新中国遭受着美苏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包围,购买国外设备的外部市场渠道更是远远少于实行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苏联,远远没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那样幸运。更要注意的是,“一五计划”、“156工程”,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中国总体上一穷二白的面貌。而真正使中国主要工业部门从无到有、真正实现中国工业生产能力超高速发展的,恰恰是1958年到1964年。其中,“据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到1964年,重工业各主要部门累计新建的大中型项目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三年‘大跃进’期间开工的。这三年新增的炼钢能力占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新增炼钢能力的百分之36.2,采煤能力占百分之29.6,棉纺锭占百分之25.9。”(《党史博采》:《新中国是怎样实施前四个五年计划的?》)

    综上所述,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困难程度是远远大于苏联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毛主席亲手缔造的新中国和列斯时期的苏联。官僚资产阶级世袭贵族压榨人民的北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东欧和越南也没有建立过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国家以及黎笋时代才统一的越南实际上是苏联修正主义帝国的半殖民地。而中苏两国之中,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面临的困难又远远大于苏联。所以,我们只有以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为例,来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之中的决定性作用,才是最有说服力的选择。

    二、怎样看毛泽东时代的超高速发展?

    毛泽东时代,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必要的。面临着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落后的民族解放国家,最需要的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先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力量、搞出自己的“两弹一星”,从而捍卫人民的生存安全。而社会主义制度无疑适应了这一需要。

    于是,毛泽东时代没有重点发展回报率高、见效快、在民生质量方面影响比较明显的轻工业、食品加工业、民用工业产业,而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把大量的重工业发展成果用于国防建设;于是,毛泽东时代也大力发展农业,甚至在苏联刚刚撤资、资金严重不足的时候提出了“农轻重”次序和“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但是这里的农业重点也是用来作为国防工业建设所必需的大量资金和人口基本生存保障,而不是重点用于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毛主席的“农轻重”光辉战略,是根据资金严重缺乏、农业最适合积累资金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毛泽东时代重点进行的建设项目,属于高投入、高积累、少回报的重工业和国防事业等等基础建设项目,在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影响不明显,但是这些在国家安全、人民生存安全保障方面,作用则是决定性的。“李先念明确讲过,基本建设是投入七块产出一块,而加工工业是投入一块产出七块。毛泽东时代所做之事,往往是投入七块产出一块,如搭积木垒底盘,一时很难显出高度。”(李慎明:《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这些又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只有先保障了人民生存安全,保证社会主义政权不再受侵略战争威胁,才能踏踏实实的改善民生。

    毛泽东时代的国防建设无疑是辉煌的,今天的中国无疑也生活在毛泽东时代建造出来的核保护伞之下。“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2月,我国第一颗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9月,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李慎明:《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2009年阅兵的时候,据亲历者、知情者们回忆,当时展示出来的大量武器,还都是毛泽东时代的兵工厂制造出来的。毛泽东时代一系列国防建设成就,无疑需要大量重工业资源特别是钢铁的投入。

    衡量毛泽东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成就,我从来不看那些受价格影响的、价格抬得越高则数值越高的所谓的“产值增长率”。我只看实打实的、不受价格影响的钢产量和发电量。“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过20多年的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李捷:《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件大事》)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全国勒紧裤腰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起把重点发展“投入七块产出一块”的国防工业建设——这才是真实的毛泽东时代!

    其实,钢产量增速,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比苏联还要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1950年,新中国仅仅有60万吨钢;1975年,新中国则有2390万吨钢。毛泽东时代的26年,钢产量增长了39倍多,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钢产量发展速度。即使是比英美国家发展要快一些的苏联,钢铁产量从1928年的365万吨增长到1953年的3572.7万吨,26年增长9.7倍,也没有我们这么迅速。从1924年苏联100万吨钢算,到1953年,是29年增长35倍,也没有新中国快速。但是,旧中国留下的是烂摊子,毛泽东时代中国起家的底子太薄,需要用更多的钢铁投入了国防建设。更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时代中国发电量的增速,不仅远远大于苏联,而且远远大于1979年以后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1950年46亿千瓦时,1975年1958亿千瓦时。”“1979年2820亿千瓦时2004年22033亿千瓦时。”“毛泽东时代26年间增长41.6倍。改革开放后26年间增长6.8倍”(王立华:《用发电量考证一下新中国经济史》)可见,毛泽东时代发电量的增速远远大于改革开放以后发电量的增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些产量数据,是公正的、可信的。这些数据不仅客观呈现了新中国在困难时期比较明显的减产,而且客观呈现了被媒体大力歌颂的1978年以后时代发展速度远远慢于毛泽东时代。可见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坚持了客观公正,没有进行数据造假。

    综上所述,毛泽东时代创造的世界钢产量和发电量全新记录、毛泽东时代实打实的超高速发展成就,毫无争议的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国内外公认的毛泽东时代超高速发展成就以及毛泽东时代发展成就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上的伟大地位

    毛泽东时代发展成就,不仅是大量事实可以充分证明的,也是国内外高度认可的。

    邓小平承认:“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我们的经济建设曾经有过较快的发展速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毛泽东时代确实取得了旧中国几千年都没有取得的成就,使中国破天荒的有了自己的工业、自己的现代国防、自己的两弹一星。邓小平这句话无疑是比较客观的。

    毛泽东时代超高速发展成就,也是得到国际学者所认可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说:“无论毛时代的经济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它仍然是一个为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的时代。事实上,与德国、日本和俄国——这三个国家是后起工业大国中成功的范例——早期工业化的进程相比较,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从1880年到1914年,德国经济的增长率为每十年百分之33。日本在1874年到192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百分之43。苏联在1928年到195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百分之54。而中国从1952年到197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每十年百分之64。这种经济发展速度,当然不是像西方记者错误地告诉读者的是什么‘蜗牛速度’。”(《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第二十一章、《毛泽东时代的遗产》)迈斯纳以详实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时代的建设成绩要比德国、苏联、日本这些其他高速发展的国家要更大。

    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仅是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解放生产力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最典型范例,而且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奠基作用。毛主席制定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毛泽东时代以超高的发展速度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走了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艰难的十年中,我国排除各种干扰,还是在继续进行工业建设。最显著的就是1970年我国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也是在70年代开始的。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成批、成套地引进西方的化工设备,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所以,到7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已经初步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解决了整个工业基础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制造业从无到有的问题。”(李捷:《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结束语、毛泽东在新中国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七十年代的中国虽然成套引进了西方化工设备,但是当时西方经济危机并没有1929年以来那次那样严重,中美之间的贸易交流仍然是相对有限的,我们并没有1929——1940年苏联那样幸运。而七十年代初期,中国就已经独立自主的拥有了自己的“两弹一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组图)
·下一篇:无
·毛泽东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军事领袖毛泽东: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
·毛泽东写《临江仙.寄友》,委托曹聚仁转给蒋介石
·何明太:重温《为人民服务》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
·特稿:重温《为人民服务》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8
·特稿:伟人颂藏头诗:毛泽东思想传万代
·尹宪成、朱洪芝:伟人颂藏头诗:毛泽东思想传万代
·特稿:伟人颂藏头诗:毛泽东思想传万代
·红色头条:军事领袖毛泽东: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
·最伟大的战神——抗美援朝战争中无与伦比的毛泽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毛泽东时代超高速发展成就是衡量社会主义制
毛泽东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
大手拉小手,共逐文学梦(组图)
军事领袖毛泽东: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
沈锡炎:退伍不褪色,建功“第二战场”(组
古田会议精神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提供
中红网-邢以山、李随印:临清市委常委会专题
王稼祥对毛主席的几次关键支持(组图)
毛泽东写《临江仙.寄友》,委托曹聚仁转给蒋
王春晓:“四渡赤水”第一子——“耳赤妙手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