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来,红旗渠的建造工程并不大,但去过的人都会为之感动,因为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那是公社社员们凭着两只手修筑的,从而引来了漳河水灌溉农田。”龙瑞在国画《红旗渠》前颇为感触地说到。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它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10年余。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辗转于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建造了一座对当时农业生产、生活起到很大作用的水利工程。
“我去过很多次红旗渠,如今它不仅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作用,也成为了重要的旅游项目。”龙瑞表示,起初他把创作的重点放在刻画人物上,后来创作方向有所改变,转到了工程本身。“就工程修建而言,画面上画几个农民不容易让人看出是在干什么,因为当时有很多工程在实施,所以我们后来就把重点从刻画人物转移到红旗渠本身,只有把红旗渠本身的面貌画出来,才能让人感觉到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社员身上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
红旗渠绵延几百公里,画作着重表现了红旗渠最著名的一个地方:青年洞。这是由青年突击队开凿的山洞,这个山洞虽然不长,但完全靠手用凿子一点点挖掘而成。“用山水画表现具体的地点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不具体,就表达不清所画的是什么地方。”龙瑞说,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物象具体化和国画笔墨表现是一对矛盾,这也是在当前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创作着力渲染了太行山的地貌特点和自然环境,不少看过此画尤其是去过红旗渠的人,都表示感受到了太行山的气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构图和笔墨的运用上,一方面要尊重红旗渠当地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要把中国画见笔见墨的特点表现出来,主要还是体现宏伟的、厚重的整体感觉。”龙瑞说。经过不断构思,加上专家组提出的建议,《红旗渠》在创作中逐渐把人物置于远景中。另外,作品画活了太行山深秋的景象,当时的太行山山体荒凉,裸露的石头比较多。
“既然《红旗渠》这一题材最终归到了山水画的范畴中,就要力图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形态,同时符合红旗渠的建设实际,应该说在创作模式上有所创新。”龙瑞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