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与总理肩并肩,指点文件、笑容满面
中红网:你给领袖拍了大量照片,可以说很有经验,你体会给领袖拍照应注意什么问题?
吕厚民:就是参加领袖的一些活动,最好还是要跟到底,不要拍几张就走了。1953年拍主席和总理在一块看文件的那张照片,那是中央人民政府第24次会议上拍的。会议结束了,代表们都走了,我还在那里等着。结果呢,总理站了起来,没朝外走,拿着一份文件,朝主席走过去了。主席正在看文件,总理还没走到跟前的时候,主席就已经感觉到了,他就站了起来。两个人拿着文件,都打开了,互相指着文件交流,很高兴的样子。作为记者,当时聚精会神地拍照,抓情绪、找角度,他们说什么,耳朵都听不进去了。当时,我用的是美国的那个闪光灯泡,每照一次就要换一个灯泡,换一张底片。拍照时,先要把片子上好,装好灯泡,然后把片盒拉开,把距离调好,再按快门。这中间要有这么一系列程序动作,不像现在全自动。那时就能拍一张,拍第二张两个人就离开了。如果你不等,不准备好,拍完开会讲话,大家鼓掌,就走了,这张照片就拍不到了。这张照片能显示主席和总理亲密无间的感情,应该说是比较早的一张代表作。
1953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央人民政府24次会议上(吕厚民摄)
中红网:看来,给领袖拍照也要留心,也要抓拍呢!
吕厚民:还有主席打乒乓球的那张照片,也可以说是“抢”出来的。那次是在上海,我看到主席正在散步,就动员身边的人,主席散步回来以后,从另一个门进去,经过乒乓球案子,可以请主席打一下,留个影。因为主席过去打过乒乓球,但一直没有拍到照片。那次,果然就拍到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主席打乒乓球的照片了。
那时,我总是想着给主席多留点照片,最好还是有特点的。如主席写字那张照片,也是我提出了要求,主席很支持,身边的人都很支持。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同志,因为大家都熟悉了,都知道我的想法。所以,在领袖身边拍照,要摸着规律,要多想点子,尽量争取多拍一些。
1962年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吕厚民摄)
中红网:那时,总理你接触多吗?
吕厚民:我就和他到上海去过一次,参加少年儿童科技展览。总理也是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他和主席关系很密切,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而且在生活上,总理对主席非常关心。有一件事情,主席住的房子是老房子,中南海里面的那个名叫“菊香书屋”的小四合院。总理一直想给主席装修一下,但主席一直反对,说比住窑洞好多了。总理说你不同意,中央要开会做决定,要改善。后来,有一次主席出去时间长了一些,就稍微给他弄了弄,也没有重新拆了以后再建。虽然稍微弄了一下,也是比较暗的老房子,没有什么特色,后来对外开放了一段时间。
中红网:你对总理的印象怎么样?
吕厚民:总理不仅工作兢兢业业,而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有时候,总理见到我们这些搞摄像、摄影的人,总要问候几句。当时拍电影的机器很重啊,总理就亲自拿起来掂量掂量,我还拍了这张照片呢!总理有时候会说,你们也要多拍拍群众啊,不要光拍我们!有一次,在颐和园里面碰到一些群众,总理就停下来和大家交谈,我抓拍了这个镜头。还有一次,1963年的一个礼拜天,或者是“五一”节,他和邓大姐两个人去颐和园的后山散步,来到一个卖东西的售货亭前,就问卖东西的人生意怎么样?我也拍到了这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