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记者从迭部出发途经舟曲、两河口到达宕昌。至此我们第二采访组已经离开甘南州进入陇南市境内。在继续“陇上红色之旅”的同时,开始了追寻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足迹。在宕昌县委宣传部韩部长和办公室朱主任的带引下,记者来到哈达铺,这里红军离开已经69年了,山依然还是那座山,镇依旧还是那座镇,老百姓还是那样质朴善良,街头店铺沿街排开,货物琳琅满目,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今日的哈达铺一派繁荣景象。
1935年9月20日,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到哈达铺,当时这里物价较为低廉,5块大洋可以买一头肥猪,一块大洋可以买5只肥鸡。而刚刚经过雪山草地的红军指战员身体都很虚弱,急需补充营养。为了迅速恢复体力,提高战斗力,全军无论官兵民工,每人都发了一块大洋,作为个人津贴。总政治部还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把改善伙食,加强营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为了使当地群众对红军有较多的了解,密切军民关系,各部队把打土豪得到的钱粮衣物分给群众,并且备好丰盛的宴席,邀请群众到部队聚餐。军民同桌欢饮,共述鱼水情谊。同时,毛泽东立即让警卫员四处搜集国民党报纸,后来从这家邮政代办所里购买的《大公报》中发现,《徐海东窜甘》、《陕北军事形势转变,刘子丹徐海东有合股之势》、《陕匪势猖獗,徐海东窜至陕东》的报道,毛泽东认为,陕北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还存在,党中央据此确定了去陕北的路线。在“义和昌药店”里,1935年9月22日毛泽东在这里召开的团干部会议上曾诙谐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信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他号召大家:“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700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抗日的前进阵地。”
会上宣布继续北上的政策,毛泽东的讲话极大的鼓舞了大家,会场上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随后党中央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陕甘支队。哈达铺是红军吃饱肚子的地方,哈达铺,像天上的北斗星,为红军长征胜利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保护最完整的长征纪念馆记者来到“红军干部会议遗址”、“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邮政代办所旧址”及红军领导同志居住过的地方,这里依然如故,保存着原有的风貌,不同的是,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代又一代革命的接班人受着熏陶。“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原为同善社,为四合院,正房为3间两檐水两层木楼瓦房,左右各一间耳房,左耳房为一间檐水两层木楼瓦房,右耳房为两间临街檐水木楼瓦房,东西两厢房各为3间檐水木楼瓦房,下房为3间瓦房,占地374平方米,建筑面积380.43平方米,1935年9月18日,正房楼下左间为周恩来住房,东西厢房为通讯和警卫员居住。“邮政代办所旧址”在“义和昌药店”斜对面,里面陈列着当年红军在此收集的《大公报》,据了解,该遗址在1985年按原貌进行了维修。
“红军干部会议遗址”既关帝庙里摆放了红军曾经用过的劳动工具。关帝庙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原貌建有正殿、偏殿、投资过万,均为拱斗式建筑,布局停匀,气魄宏伟,殿内壁画、塑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院内古树参天,花卉争艳,1951年拆除,1990年原貌修复。目前,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广场和纪念馆展厅”,该展厅距哈达铺镇约5分钟车程,展厅建筑面积3085.33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71600平方米,主体二层框架结构,主体高度为12.25米,为陇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一楼设有展厅和文献陈列室资料室、文史研究室,二楼设有烈士生平展厅、革命文物展厅、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