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6月30日)下午,都江堰市红军长征历史文化研究会川甘陕重走长征路纪念之旅全体成员在松潘县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举行出征仪式。当晚,我们入住若尔盖县城。随后,队员们克服了高原缺氧、水土不服等困难,次日我们早早起床。
今天,若尔盖草原风和日丽。因为正值中国共产党93周岁华诞之日,大家心情格外愉快。
因研究会秘书处提前与若尔盖县有关部门通报了行程计划,县委史志办的徐绍勇主任及党史专家阿哈老师等早已在县委大门迎接我们一行。在他们的引领及全程讲解下,我们踏上了今天的征程。
阿哈老师是马尔康人,已在若尔盖工作20多年,对当地党史、民俗、文化了如指掌。她如数家珍地给我们介绍:若尔盖县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
据史料记载,若尔盖县曾两度留下红军的足迹,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历程大部分在若尔盖县境内。境内有著名的巴西会议会址、包座战役旧址等革命遗迹。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皆由若尔盖县出川入甘,也是四川省境内红军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过的县份。
红军长征最艰苦的阶段是爬雪山、过草地,有上万红军战士长眠在若尔盖水草地。若尔盖县的史料表明:“红军过草地时都在深秋和初秋季节,秋天的水草地野草茂盛,草丛里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难辨东西南北。草丛间积水泛滥,水呈淤褐色,散发出一股腐臭的气味,广阔无边的水草地里几乎找不到一条路,环顾四周都是一片片水洼地,人踩到软绵绵的草包上,稍有不慎就会陷下去,遭受灭顶之灾。”
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皆由此出川入甘,中国的十大元帅有九个从此经过,约有一万多红军战士长眠于此。若尔盖县特别是巴西、班佑、包座、求吉等地的人对当年红军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给红军多提供粮食,藏民们把第二年的种子都奉献了,牺牲特别大,以致毛主席在后来的回忆中曾提起长征时,他老人家说:“最让我亏欠的地方,就算若尔盖”。
第一站,我们到达位于国道213线路边的“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雄伟挺拔,远远可见,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过草地在班佑河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红军战士而建。碑座镌刻“胜利曙光”四个大字,金光闪闪,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正面碑文节选自原红军十一团政委、开国上将王平回忆录,雕像群中的战士或拥、或背靠、或掺扶。他们有的遥望远方,有的疲惫不堪,观碑文内容及雕像神态,总的给我一种莫名的悲哀和惨裂,衬托出当年红军为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不怕苦、不怕牺牲、团结一致、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顺纪念碑北行约20公里,我们参观了“巴西会议”旧址。因今天是党的生日,过活动的人员特别多,当天若尔盖、甘肃省油几只队伍在哪里搞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巴西乡离县城约32公里,路面狭窄,且崎岖不平,车速较慢,但路旁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宛若仙境,也就抵消了颠簸之苦。巴西会议旧址现只剩残墙,正面立“巴西会议旧址”石刻一座,旁边新建了巴西会议纪念馆,全体队员在旧址前合影纪念。
“毛泽东曾在这里收到过密电决定立即北上;周恩来曾在这里的一间小土坯房里养过病;红军北上的粮食也正是在这里筹集的。”阿坝州若尔盖县拥有28处红军长征历史遗址、遗迹。若尔盖县巴西乡班佑寺院,现在只剩下了十几米高残破不堪的土墙。1935年以前,这里曾经是若尔盖县著名的大寺,1935年下半年,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先后召开了《巴西班佑寺筹粮会议》、《巴西会议(班佑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巴西会议(班佑寺中央政治局会议)》。
在不远的阿西茸乡牙弄村,9月9日,毛泽东从叶剑英那里得知“密电”后,连夜召开了《巴西会议(阿西牙弄紧急会议)》,正式决定北上。9月10日凌晨,中央红军就连夜从牙弄村出发北上,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战略决策。牙弄村里有一间十来平米的土坯房子,是周恩来曾经的旧居。1935年8月28日,在长征途中积劳成疾的周恩来,来到村里养病直到13天后才离开。
中央红军(右路军)走完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后,等待与张国涛率领的左路军会合一起北上,但张国涛以种种理由拒不北上,并密电陈昌浩等率部南下,企图危害党中央。阴谋首先被叶剑英发现,并被毛泽东、张闻天、博古等识破,一致认为再继续说服、等待,已没有可能,且可能招致严重后果的危急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及附近连续召开会议。巴西会议谴责张国涛仗优势兵力,拒不执行中央命令的错误行径,通过了组成临时北上先遣队到达甘南继续北上建川陕根据地等的决定。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又一次关键会议,又一次彰显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果断、独立自主、沉着应对的决心和智慧。
随后,我们沿河而上,植被更加郁郁葱葱。不久,大家来到了包座战役求吉寺战斗遗址。求吉乡党委书记张建荣亲自为我们讲解了包座战役的经过及当地政府为打造红色遗址、开发红色旅游的设想。在遗址旁的另一个山上,我们看到一座由香港人士捐巨资建造的红军纪念碑即将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