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凝聚全民族力量这一重任的,正是延安的中国共产党人。霍静廉说,翻开《毛泽东选集》中的一至四卷中159篇文章,有112篇写于延安,其中包括《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著名篇章。
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一名叫香川孝志的伍长在战斗中被八路军俘虏。他想用自杀来效忠天皇,却因为一本书而改变了命运。“这本书不能完全读懂,但我翻看了一遍,如雷击顶,真使我震惊。”
令这位日本兵震惊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在战争的第二年就预见到将来的战略大反攻。就是在这本名叫《论持久战》的小册子里,毛泽东清晰而又有说服力地分析了战争的发展全过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思想,才是唯一能使弱国打败强国、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的路线和战略总方针。
敌后战场的战斗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使骄横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曾多次访问延安的斯诺写道:“最令人难忘的,是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尽管他们身上长满虱子,没分文军饷,忍饥挨饿,受尽凌辱,却以其不可思议的自我牺牲精神,使生命的价值弥足珍贵,一个伟大民族的谋求生存、自强不息的斗争也因而成为一项崇高的事业。”
在历时8年的全面抗战中,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三分之二以上,以及几乎全部的伪军。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来延安访问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当时的延安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这种条件如何能领导全国的抗日斗争呢?”
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回答:靠电报、靠干部。
共产党人懂得,只能通过成千上万的干部去组织、发动、领导,亿万民众的伟力才会释放出来。
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历经磨难来到延安后,大都进入各类院校学习,前线将士也分期分批入学受训。延安成立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自然科学院、军事学院等30多所“窑洞大学”,短期或不定期的培训班更是数不胜数。
培养一批,输送一批,“到人民中去生根、开花”。仅抗大八期12所分校培养的抗日军政干部就达10余万人。
80岁的徐金山老人从小就生活在延安,他回忆说:“一到晚上,山上灯火辉煌,到处歌声嘹亮,都是唱歌的。夏天,延河水很大,河边男男女女洗衣服、洗澡。礼拜天很多人坐在河边,把脚放在河水里看书。都是忙忙碌碌,不是工作就是看书,街上几乎看不到有人在闲溜达。”
毕业的学员总是希望能把自己分到抗日最前线,而那些被留在延安的往往都会闹情绪。有一个外地来的记者在延安参观后曾说:每一个窑洞里都装有若干“炮弹”,将来这些“炮弹”飞出去,就不得了!
或许,冈村宁次的话更能说明延安干部对抗日的贡献。这个担任过华北侵华日军总司令的日酋曾提出,宁可牺牲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
后来成了新中国空军政委的高厚良将军,曾是抗大第一期学员,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高中级干部和专家教授等基本骨干,大多在陕北住过窑洞。开国将领中有7位元帅、8名大将、26名上将曾在抗大学习或工作过。1955年授衔时,“抗大人”占88%。
民主革命之圣地 延安精神代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