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绕,亿万人众志成城。站在宝塔山上,置身于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互动交融中,感受到世界东方升腾起激荡人心的“中国梦”,聆听到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的交响乐章。此刻的我又仿佛身在美国犹他州的普罗佛市,面对WilliamBill Taylor,“Jenny,带我回一次延安吧!”那是2008年的冬季,我面对William夫妇,他已92岁高龄,双腿刚骨折,他要我承诺,哪怕用担架抬,也要抬他到延安,再看一眼宝塔山,他死也瞑目了。可他的健康状况不允许他长途旅行呀。2011年5月27日,我接到他太太的电话,Taylor去世了。止不住的泪水,我哽咽。Taylor,二战飞虎队的志愿者,在为延安空投援助物资时,飞机被日军打落,是毛泽东营救了他。他在延安生活一段时间后,被送回美国。因为他是二战英雄,1968年,他成功竞选,当了两届美国拉斯维加斯市的市长。他认真地告诉我,他运用了红军在延安的工作方法,成功地改造了世界第一赌城,使拉斯维加斯变成适宜举家旅游娱乐的城市,把色情业迁出中心城区。Taylor把延安时期共产党执行的“十不”规定,成功地运用到他管理拉斯维加斯市政府的团队中去了。在他所著的《被毛泽东营救》一书中,有一章节,详细描述了他亲眼看到并感受的在延安的中华民族的精英——红军的伟大。无法实现Taylor再看一眼宝塔山的愿望了,但他笔中的延安精神,我应准确地翻译出,以重现一个西方人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曾记得,我们在Taylor家,当赵兰英(新华社记者)把延安的剪纸送给他们夫妇时,他严肃认真地说:下辈子一定生在延安,娶一位陕北姑娘为妻。他太太在一旁呼应道,她下辈子一定生在中国,她乐意嫁一中国汉子。听罢,我们在座的十位朋友欢乐地大笑。
延安,再次让我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追寻梦想之路多么艰难曲折。百余年来的救亡图存,道路探索,多少仁人志士留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付出 “春云碧血,秋雨黄花”的牺牲,发出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呐喊。从硝烟弥漫的革命时代,到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在不断探索和奋斗中,我们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真正进入全球化的坐标体系,也就是在这短短30多年。在这30多年里,我们写下了让世界惊叹的 “中国故事”。找到这条道路,我们深切体会到何谓 “来之不易”、何谓 “倍加珍惜”、何谓 “矢志不渝”。
利亚姐姐已无法牵着我的手,在壶口放声高歌;我也没有机会抬着Taylor老爸登上宝塔山。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我坚信,你们会梦回延安——心中的圣地!
(作者为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