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以“铁壁合围”、“纵横梳篦”的清剿战术,由北向南,在中国国土上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扫荡”。仅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日寇就修筑据点、炮楼1783处,修公路2万多公里,挖封锁沟8878公里,冀中平原竟被分割成2670块,在战争的铁蹄之下饱受蹂躏与煎熬。
广大冀中人民奋起抵抗。在河北保定西南30公里的清苑县冉庄村,老百姓展开了地道战。地道战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它成为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一种独特战术。而冀中地道战也确实在坚持敌后抗战,扩大抗日根据地,扭转战局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年,仅冉庄周围9公里内,就有敌军炮楼15座,公路4条。人云:“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处处起狼烟。”冉庄人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有效打击敌人,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想出了这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法。最初,为了躲避敌人的残害,人们自发地挖了单口洞,又叫“蛤蟆蹲”。这一发明,成了敌占区,尤其是近敌区的干部民兵坚持斗争的重要依托,也是地道战的开始和雏形。之后单口洞又改成了双口洞,加强了保险系数,万一敌人发现一个洞口,洞中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出去。
继而,民兵和群众又把原先的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以至左邻右舍的地洞都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双口洞变成了多口洞。于是,地道从只能起隐蔽和防御作用开始向消灭敌人的有效出击过渡了。
领导抗日斗争的中共冀中区党委,很快注意到了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于1942年1月发出文件,明确指出冀中要开展地道斗争。紧接着,又发出一系列的文件,对挖掘地道的组织领导、技术规模等问题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规模宏大的地下工程就此展开,国内外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地道战就此诞生了。
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2.25公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连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地道全长16公里,形成了村村相连,家家相通,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地道的出入口设计十分巧妙,有的修在屋内墙根壁上,有的修在靠墙根的地面,还有的建在牲口槽、炕面、锅台、井口、面柜、织布机底下等处,伪装得与原建筑一模一样,使敌人很难发现。地道一般距地面2米,洞内高约1米~1.5米,宽约0.8米~1米,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两种。地道设有照明灯和路标,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休息室。为了充分发挥地道的优势,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顶上修建了高房工事,在地面修建了地堡,把地道与地面工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物,分别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墙角、墙根等处,修筑了工事、枪眼。所有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观望,又能射击和拉雷。冉庄地道战工事具有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的特点。冉庄地道战工事还有“三通”和“三交叉”的特点,“三通”就是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垒相通;“三交叉”就是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形成了“天地人”三通,构成了房顶和地面、野外和村沿、街道和院内纵横交叉的火力网,组成了一个连环的立体作战阵地。
说起冉庄地道战,有一个人不能忘记,这就是冉庄地道战创始人之一张森林。张森林是冉庄一户富裕农家的子弟。华北沦陷以后,年近三十的张森林目睹日寇暴行,胸中燃起对日本侵略军的仇恨火焰。他毅然加入党领导的八路军,1938年,他担任了清苑县冉庄抗日政权秘书。同年冬,区委吸收张森林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冉庄第一名共产党员,在继而成立的冉庄党支部,张森林成为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
自1938年开始,敌人不断来冉庄骚扰。为保护自己,掩藏物资,坚持对敌斗争,张森林首先在自己家中挖了隐蔽洞。1940年秋,张森林调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大队政委。他指示冉庄村干部带领游击组骨干及群众,先后挖了供区、县委干部和群众用以隐身、藏物、藏粮的秘密洞穴,为后来的32华里地道网,奠定了初步基础。
最初,张森林及干部们,昼伏夜出进行抗日活动,白天就藏匿在自己挖的秘密洞穴之中。随着抗日活动的逐步深入。张森林组织领导人民武装,展开了直接打击敌人的行动。在他领导下,冉庄人民坚壁清野,站岗放哨,拥军优属,慰问伤员,支援前线,瓦解敌伪,破坏敌人交通,阻挠敌人进犯。1939年,冉庄人扒京汉铁路两次,毁张保公路十数次,掐断张保公路和王胡庄至西孙庄公路两侧电线8次,同时为方便我军行动,开挖了连村交通沟和护村沟总长22公里。
1943年农历三月初五夜间,张森林与县委宣传部朱信等同志在耿庄南场一老乡家组织秘密抗日会议,会后朱信连夜转移李庄。由于汉奸报密,翌日晨,耿庄、义和庄、段庄三个炮楼的敌人将张森林和区委宣传委员黄岳及保定两名爱国青年学生的住所包围。张森林指挥两名学生安全脱险,他与黄岳则留下狙击敌人。二人与敌周旋良久,身负重伤的黄岳自尽殉国。而张森林突围至李庄时脚部受伤被捕。
张森林被押进炮楼。日伪军软硬兼施,逼他投降。酷刑之下,张森林“誓死不说半句投降话,宁死不当亡国奴!”1943年农历三月初八,张森林慨然就义,时年仅34岁。冉庄村民将张森林遗体偷运回村,发现烈士在内衣裳袋中留下了一首就义辞:“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冉庄地道战的抗战故事有很多,其中“堆土借弹”一则颇有些草船借箭的味道:
那是1945年,迷宫一样的地道早已大显神威,闯进庄来的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可惜因为子弹奇缺,有时眼前有活靶子却也无可奈何。冉庄民兵爆破组能自己配制火药,制造土地雷、土炸弹,还会做翻火子弹。地道战用的武器弹药,多半都由他们土法炮制。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弹用的材料到哪儿去找呢?爆破组长梁连恒因此想出了一条妙计。6月中旬的一天,他带领民兵在村北小街道口,堆起大堆新土,在村边几处险要的地方,也堆起了土堆。那天,来了一连的敌人,这帮愚蠢的家伙误以为这几个土堆是新建的地堡,竟不由分说一齐开火。足足扫射了一个多小时。敌人走后,梁连恒和他的爆破组赶到土堆前,破土取出弹头,又到敌人射击的阵地上,拣回弹壳。用这回收获的材料,先后制成翻火子弹6000多发,大大加强了地道战的火力。
最使冉庄人民引为骄傲的,还是1945年6月20日的那次大战。那天,驻保定的伪绥靖军集团司令齐靖宇和清苑县伪县长丛殿墀,带领两个团1000多兵力进攻冉庄。
我民兵分别把守在工事里,准备更有效地消灭敌人。敌军走到离村一、二公里的地方,盲目地向村里轰炸扫射,后见没有动静,就开始向村庄逼近。忽然,“轰”、“轰”几声,村北李登山家坟地、姜庄边梁家坟、村东王老黑房西等处民兵所埋地雷接连炸响。敌人被炸死、炸伤多人后,仍仗着火力优势,拆墙过院,扑进了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