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冀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那古朴宁静的村道、陈旧斑驳的石碾,那无言伫立的古槐、饱经风霜的古钟,还有那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工事、临街墙上的大幅抗日标语,都在默默诉说着这个普通村庄、在那个峥嵘岁月里的战斗传奇。
冉庄离保定很近,驱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有专为去冉庄而修的乡村旅游公路,在田野间曲折蜿蜒,伴随它的是排列在两旁的两排小柳树,半截粉刷了白灰的树身齐刷刷地随路延伸。公路旁的田野间,麦苗刚刚几寸长,绿得还有几分稚嫩。乡民稀疏地散落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着。有趣的是,我看到他们男的头戴白头巾,女的头戴花头巾,就像当年地道战里的装扮一样。
如果没有那充满传奇色彩的地下通道,冉庄只是冀中平原上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庄。但就是在这个普通的村子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神出鬼没、举世震惊的地道战,打得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狼狈不堪。冉庄因为地道战,也因为在这里拍摄过电影《地道战》,而变得非常闻名起来。
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游击战争,灵活运用各种战略战术,巧妙打击敌人的直接成果,是平原地区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杰出创造,它使无险可守的平原变为坚不可摧的要塞,成为打击日寇、保存自己的地下堡垒。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蚕食和“三光”政策,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大血案,在华北大地上形成了“抬头见岗楼,到处见狼烟,无村不戴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惨景象。
1938年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建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不久,在河北平原设立冀中区及县区基层组织,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组织人民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冬,冉庄建立起党支部,并组织起农、工、青、妇会及人民武装委员会。冉庄青年,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仅1939年-1940年间,冉庄就有85名青年参军,走上抗日前线。冉庄抗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站岗放哨,除奸反特,传递情报,坚壁清野,扒铁路,炸桥梁,割电线,毁公路,抗日烽火熊熊燃烧。
为了保存革命实力,有效打击敌人,冉庄群众开始在偏僻、低洼的野外和村里挖隐蔽洞,开展起震惊中外的地道战。随着战斗形势的发展,地洞由最初的单口洞逐步改成双口洞、多口洞,后又加宽加长,从隐蔽地洞发展成为地道,终于挖成以冉庄十字街为中心的4条主干线,24条支线,形成了户户相连,村村相通,上下呼应,能进能退,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冉庄人民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冀中的抗日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冉庄地道战遗址的保护非常重视,多次投资,维修和加固了部分干线地道和高房、小庙等工事,建立了冉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近年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修建了一座900平方米的新展厅,将新征集到的大量宝贵文物充实其中,使馆藏文物和展品达到400多件。遗址先后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宣部列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村里的十字街基本保持了三四十年代的原貌,街道上到处可见地堡和高房工事,几乎每个院落都是文物保护单位,沿街统一的黑漆木门上都贴着一小块门牌,上写“冉庄地道战遗址文保字X号”字样。大部分院落都是空的,住户都搬到别的地方去了。院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