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9月16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会后合影。前排左起:陈修和、孙毅、张文舟、黄维、刘琦、杜建时;中排左起:陈树华、方靖、覃异之、郑庭笈、陈子坚、党德信;后排左起:任小平、陈锐庭、刘汉、赵子立、文强、杨伯涛。
青化砭视察前线,从左到右分别是:徐立清、彭德怀、习仲勋、张文舟
捐赠仪式
中红网北京2012年10月17日电(任小平)2012年10月16日,张文舟将军的子女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向解放军档案馆捐赠了张文舟将军生前的500多件珍贵档案。解放军档案馆在本馆举行了捐赠交接仪式。张文舟将军后代代表以及生前老战友遗孀、老部下代表、总参办公厅、保密档案局领导参加了捐赠仪式。
张文舟将军1912年10月16 日出生在山西省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2年在西北军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兵运”工作;他曾随冯玉祥将军创办的汾阳陆军军官学校全体师生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击日寇。1935年他转入陕北红军,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位优秀的高级参谋工作者。他戎马一生,先后担任过红29军参谋长、八路军留守兵团参谋处长、警备三旅参谋长、副旅长(曾率领该旅夺得边区部队大练兵模范单位称号)、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参谋长。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了在汾阳军校所学军事知识和记忆力好的特长,熟记了大量的兵要地志,细心调查研究了边区周围的敌情,整理出详细的调查资料。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保卫和建设陕甘宁抗日后方基地的工作。解放战争初期,胡宗南进攻延安时,由彭德怀司令员和习仲勋副政委提名,经毛主席,周副主席同意调张文舟担任新组建的西北野战军参谋长,以他多年的信息积累和出色的参谋工作能力,成为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保卫延安各次战役的得力助手。例如在青化砭战役中,他跟随彭总和习仲勋副政委、徐立清主任一起深入前线指挥所勘察地形(现军事博物馆存有大幅历史照片展出),当彭总问到组织战役相关的地形、地域和敌情时,他都能准确地及时回答,当彭总最后定下作战决心时,他往往已经根据彭总意图草拟出了电报文稿,稍加改动便及时下达到作战部队执行了。他的参谋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融汇在了西北野战军各部队保卫延安三战三捷的胜利战果当中。随后他担任过第一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第二兵团参谋长。建国初期他和许光达司令员等同志一起奉命组建了军委装甲兵机关和大同装甲兵学院,许光达司令员兼任院长,张文舟担任装甲兵第一任参谋长兼大同装甲兵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文舟在参与组建军委装甲兵工作期间就已经密切关注着朝鲜战争的动向,经常工作到深夜。1951年7月,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参加板门店谈判。1952年初,张文舟经彭德怀司令员第二次提名,经中央军委批准,出任志愿军代理参谋长,与第二批志愿军部队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他又一次在彭德怀司令员带领下积极工作,取得了金城反击和上甘岭坑道反击作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援了板门店我方谈判需要。在此期间他加强了志愿军司令部参谋24小时值班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除必须汇报当天的敌我情况变化外,还要求及时整理出“战况综合”、“敌情综合”等材料,按时呈送志愿军首长并及时下发部队,对当时的作战和训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停战后,他又奉彭总之命,在沈阳组织编写志愿军作战史,总结作战经验以利再战。
1953年,中央军委调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1962年调他任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兼装甲兵学院院长。
1955年张文舟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一贯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早在1935年“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造成的错误肃反当中,他就曾遭受了冤屈并险些丢了性命。他担任西北野战军参谋长期间,当我军乘胜转入外线大部队作战时,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西府战役失利。战后总结经验教训后,经上级党委决定,为加强第四纵队的组织指挥领导,张文舟受命担任第四纵队参谋长,和阎揆要参谋长对换职务。从机关到基层,他能上能下毫无怨言地按时报到,并且积极配合第四纵队(后沿革为第一野战军第四军)王世泰司令员等人,带领“四纵(四军)”广大指战员在解放大西北的战斗中建立了新的历史功绩并升任“一野”第二兵团参谋长。文革的十年动乱中,他又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面对种种威逼、诬陷和打击,他始终坚信真理、刚正不阿,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对党的坚强信念。
1983年6月,张文舟将军离开军队领导职务以后,被安排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并任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组长,为征集出版现代史资料发挥了“余热”。
1986年1月2日,张文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许多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和党政军机关、群众代表敬献了花圈。习仲勋、杨静仁、张震、洪学智、王震、杨得志、杨成武、李德生、梁必业、傅崇碧、陶汉章、贺晋年等领导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