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武装斗争中不断锻炼和壮大军事力量。1927年11月至1929年10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红军与土豪劣绅、反动靖卫团、国民党正规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歼灭了反动武装大量有生力量,缴获各种武器弹药和军需物品,严重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毛泽东在1936年在陕北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指出:这些游击队后来成为第三军的核心,而这个地区本身则成为中央苏维埃的根据地。1927年10月,敖上会议成立了东固最早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东固暴动胜利后,1928年2月,赣西南特委将东固工农革命军与永丰、吉水的农军合并,成立了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纵队(100余人,80多支枪)。不久将吉安延福地区李锦云等人筹建的革命武装,编为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九纵队。之后,特委于吉水白沙一带收编原北洋军残部何金山等近百人,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八纵队(后因何叛变,被取消)。○101928年9月,赣西南特委将七、九纵队合并,正式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下辖四个连及一个政治宣传队,全团300余人,1929年1月初发展到800多人,430余支枪。1929年2月,以十五、十六两纵队为基础,加上兴国莲塘、崇贤、东村和于都桥头等地方武装及红二团部分骨干合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全团共400余人,300余支枪。到1929年2月,东固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从永丰沙溪到吉安陂下,东西34公里;从兴国崇贤到吉水白水,南北60公里,均为东固革命根据地范围。同时还开辟了广泛的游击区。此时,东固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毛泽东在1930年年1月5日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是正确的。”
(四)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从第七纵队到独立二团,在频繁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他们以东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以广阔的赣西南农村为阵地,开展“飘忽不定的游击”○11战争,红军“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 ○12从东固工农军起,他们就不断在东固邻近的吉水、永丰、泰和、兴国等地游击,随着战斗力的增强,1928年8月,七纵队西渡赣江,游击于分宜、安福、新余、峡江等地,扩大游击范围,开辟新的游击区域。红二团成立后,游击区域遍及赣西、赣南,纵横数百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术,不怕艰苦、不恋乡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五)建立各种群众性武装组织,保卫根据地。1929年7月,东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东固革命由秘密走向公开,增加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治安的任务。一些群众性组织机构也应运而生。区乡一级的有:少共委员会、农民协会、拥护红军委员会、职工联合会等组织。当时特别强调军事组织,凡系赤色区内的群众,所有40岁以下、21岁以上都编为赤卫队,20岁以下、15岁以上都参加少先队。少先队、赤卫队均以区为单位,成立纵队部,乡成立大队部,大队以下分若干中队。他们平时维护社会治安,站岗、放哨、警戒敌人的进犯,一有敌情即投入战斗。根据地各级群众团体组织,在区委和革委会领导下,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支援前线活动,为保卫和巩固根据地赤色政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三、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基础
工业、农业、金融、教育等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文化基础。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展根据地的经济,东固区委和农协采取了有力的经济措施,建立各种经济机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社会事业。
(一)发展工业生产,解决军民生活必需品及军事用品。根据地建有兵工厂、工艺厂、锅炉厂、农具修理厂、油墨蜡纸厂等。1928年春,东固区委和七纵队在三彩淘金坑秘密筹建了一所兵工厂,由赤卫队长徐发林兼厂长,谢云龙任经理,下设熬硝、火药厂、木炭场、采购组、交通组、外地联络站等机构,生产梭标、大刀、“来福枪”、火药及修理枪支,并能制造土炮,大大充实了七、九纵队的军事装备。接着又在东固街上办了工艺厂,有28人,专门为七、九纵队生产被服、绑腿、袜子等用品,供应军队需要。1928年兴办了锅炉厂、农具修理厂铸造犁头犁壁、铁锅、铁罐等生产生活用品。熬硝厂生产销盐,解决食盐紧缺困难。油墨蜡纸厂生产蜡纸、油墨,供给区乡、部队使用。
(二)发展商业金融,克服根据地财政困难。1928年10月,在红二团资助4000元银洋基础上,东固区委动员党员带头,军民集资办起“东固平民银行”。银行用油印印制纸币,先后发行1元、5角、200文、100文四种纸币投放市场。1929年又扩大基金8000银元、发行纸币2万元,值为10枚、20枚、50枚、100枚四种。不久又印发了1元、2元等几种。由于银行坚守信用,随到随兑,受到根据地群众的欢迎和信任,连外地商人也乐意使用东固纸币。农村娶妻嫁女,到东固银行兑换纸币作彩礼。银行发行的流通币,通行各县,一直到吉安城外的水东也可通用。东固平民银行的创办,为促进根据地及附近各县的金融流通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江西第一家苏区银行,发行了苏区最早的纸币,成为中央根据地金融史的源头○13。东固平民银行后来发展为赣西南银行、江西工农银行,成为中国工农银行的源头,红色金融体系的先导。
(三)兴办消费合作社,保障供给活跃经济。在创办东固平民银行的同时,1928年12月,东固区委还在东固办起了消费合作社。合作社开始经营布匹、油盐、食糖、烟、火柴、鞋、斗笠等南北杂货,经营业务不断扩大,经营品种不断增多。1929年10月由政府拨款和群众集资,成立东固消费合作社总社,并下设南龙、东固2个分社,除经营军民生活用品外,还经营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收购山货,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解决困难。另一方面,千方百计通过秘密渠道采购商品,开辟货源。当时合作社派出采购人员,利用地下交通站的关系,到白区吉安、新圩、陂头、值夏、新余、兴国等地,秘密采购布匹、食盐等紧缺物资,巧装运进。还高价收购值夏、兴国小商贩的食盐,平价出售给群众,既增加了供应量,又稳定了盐价,保障的群众的利益。在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下,解决根据地的商品流通、物资交换中的严重困难,安定了军民生活,活跃了经济。
(四)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保卫和巩固红色政权。1929年7月成立了东固革命委员会,为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创造了前提和保证,而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是土地革命能否胜利开展的决定因素。一是顺民意,加强政策宣传。当时东固农民“已相当认识土地革命之意义”,不断提出对土地的要求。在革命委员会领导下,各群众团体,广泛宣传土地革命的意义和政策,大造声势,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二是定政策,体现公平原则。根据《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和公共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配土地的原则是:以乡为单位,按土地肥瘦,分甲乙丙三等拉平。本区乡内的人民,不分性别,自3岁以上,均为一个人口,按人口平分,口号是“搭匀来”,土地所有权属于苏维埃政府。从事手工业的工人分半份,码头工人、矿山工人不分田。三是得实惠,激发革命热情。分田的结果是,最少的乡每人分田3亩以上。竹木、山林则归苏维埃管理,农民每年作一次义务修山。收获的茶油,廉价卖给根据地内群众。孤儿寡母,由所在乡负责全部生活费用,但寡妇年在30岁以下者,令其择配;31岁至50岁者令其学习技能。翻身的农民清楚地知道:这是共产党领导农民获得了解放,苏维埃政权是工农自己的政权。只有保卫革命、保卫苏维埃政权,才能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的命运是与苏维埃政权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解放了生产力。
(五)成立教育委员会,发展教育事业。在战事频繁、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东固党组织与农民协会仍十分注意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专门成立教育委员会领导文化教育事业。1928年上半年在东固圩创办平民小学,有学生100多人,这年下半年各村开办了农民夜校与识字班,组织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知识,在成人中开展扫盲识字教育,识字课本由教育委员会组织力量编写。工农群众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以祠堂庙宇作教室,利用生产之余及饭后休息时间在田头空地习文识字。○14
总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党组织执政的经验。这些经验仍能使我们在今天得到启示,值得借鉴和发扬。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和动力。巩固执政基础,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要永葆执政地位,带领实现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加强执政基础建设。
注 释:
○1○3○5○6○9○10○14中共江西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江西党史资料》(第十辑),赣出字第88001号,1989年6月,第219页,第8页,第78页,第206页,第210页,第6页,第14页。
○2○4○11○12江西省档案馆编:《湘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22页。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第2版,第86页。
○8○13温新华主编:《吉安人民革命史》,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1年6月第1版,第123页,第119页。
作 者:张立强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中共南昌市西湖区委组织部(借用)、南昌市西湖区司法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