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几个基本问题
2009-06-23 15:02:55
作者:肖晓松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关于第七纵队的成立时间问题,现在的党史书上都认为是1927年12月成立的。我们知道,第七纵队是由东龙游击队和永吉游击队合并的,永吉游击队又是由永丰游击队和吉水游击队合并的。据永丰县的回忆材料,永丰游击队(有的称“永丰工农革命军”)成立于1927年11月,是在大革命时期永丰工人纠察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27年底1928年春的年关除夕曾由袁振亚、吴江率领进攻永丰县城。攻城未克,永丰游击队在县城附近打土豪筹款,后撤至潭头,与吉水游击队合并,组成永吉游击队。关于永丰游击队进攻永丰县城,在1928年2月5日《中共江西省委关于目前的政治任务决议案》和1928年2月7日《团江西省委给中央的报告(第二十号)——总暴动之决定》中可得到印证。⑺年关除夕日为公历1928年1月22日。由此看来,第七纵队的成立时间应为1928年2月。
    3、在政权建设方面,东固地区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它是在敌人极其强大而我非常弱小的形势下建立的秘密政权,不同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公开政权形式。“在东固延福二处,虽无正式土地革命工作,而抗粮、抗税,在客观上已实现,部分的群众,已相当认识土地革命之意义”。⑻这表明土地革命已深入人心,只是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不便公开而已。
    4、在红色区域范围方面,粉碎“五县会剿”后,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总面积近纵横80华里,即上文所讲的空间范围。
    狭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可划分为二个阶段。1927年9月至1928年7月,为根据地的创立阶段。建立和发展秘密政权,建立和发展党组织和地方武装。其间,七、九纵队游击永丰、兴国、吉安、吉水、泰和等地,打过胜仗,也有挫折。党和根据地在艰难中发展。1928年7月至1930年2月,为根据地的发展阶段,秘密割据逐渐转为公开。1928年9月,七、九纵队改编为红二团,行动已走上正规,红二团在游击战中连战皆捷。随之,政治影响扩大了,群众对红军的认识加深了,群众组织也健全了,实行了抗租抗债。⑼10月,中共东龙区委改为东固区委,下辖20个党支部,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1929年2月,红四军与红二、四团胜利会师,东固党和红军给红四军以有力支持。7月,东固成立革命委员会,分配了土地。10月,成立了区苏维埃政府。东固还先后成立了赤色邮政分局、红军教导队、游击大队,开办了平民小学、医院、平民银行,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等。表明东固革命根据地在稳定向前发展。秘密割据转为公开割据。
    三、关于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标志和发展阶段。
    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由大小不一,存在时间的先后长短不同的数块根据地组成的。因此,我们研究它的历史,首先必须抓住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同时兼顾其他地区的情况,既有重点,又做到全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
    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标志,我们认为是1929年7月东固、延福二区成立革命委员会。这时,以东固为中心的包括东固在内的其他地区的赤色区域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赣西南,“吉水之阜田区、同水区、仁善区、泰和之仙槎区、仁区,吉水之中鹄区、水南区、白沙区、吉安之外延区、儒行区、纯化区,兴国县城岗、崇贤、方太、各区,均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峡江、新喻、分宜、宁都、永丰、乐安均有较小之赤色区域,东固、延福二区已分配土地”。⑽赣南地区的赤色区域成立革命委员会比赣西地区要晚一些时间。⑾对于这些地区建立政权后,没有尽快分配土地,上级在1930年初曾给予了批评。⑿这是由这些地区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并不能说明这些地方的土地革命不彻底。
    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我们认为可分为二个阶段。1927年9月至1929年7月,秘密割据阶段。其间,各级党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党的领导逐渐加强。正规武装在波浪式起伏中发展。红二、四团在游击战中越战越强。1929年6月,红二、四团联合行动,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6月,攻击敌正规军十八师三个营,取得了胜利。8月,消灭广昌靖卫团,攻克县城,随后第二次攻克了乐安县城。随着游击战的胜利,赤色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在此其中,赤色区域之政权,全由农民协会主持”。⒀1929年7月至1930年2月,公开割据的发展阶段。自东固、延福根据地建立革命委员会后,赣西各地相继建立了革命委员会。1929年10月前后东固、延福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在红四军的帮助下,在攻取吉安,夺取江西全省首先胜利的口号下,公开割据区域不断扩大,几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以后发展成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应把它划分为狭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和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狭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核心部分,而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前身,是基石。如果只把以东固为中心连成一片的赤色区域称为东固革命根据地,也即狭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看成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前身和基石,未尝不可,但并不能全面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前期赣西南的历史,而广义上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是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前身和基石,更切合历史实际。

    注  释:
    ⑴1958年至1960年永丰县革命斗争史编辑室访问记录。存永丰县档案馆。
    ⑵1929年4月《赣西特委给江西省委的报告》。《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以下简称《选编》)上册第71页。
    ⑶1928年8月13日《中共江西省委关于职工运动及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以下简称《汇集》)27年——28年卷第289页。1928年《中共江西省委关于目前政治状况及各地工作情形给中央的报告》。《汇集》27年——28年卷第330页。
    ⑷⑸1928年10月24日《中共江西省委致中共信》。《汇集》27年——28年卷第303页。1929年6月2日《中共江西省委转录赣西各县及二团给赣西特委的报告》。《汇集》29年卷第207页。
    ⑹1929年4月25日《江西军事工作报告》、《选编》中册第418页。
    ⑺《汇集》27年——28年卷第177页和第180页。
    ⑻⑼⑽⒀1930年2月19日克珍《赣西苏维埃区域现状》。《选编》上册第174页。
    ⑾1930年10月7日《赣西南(特委)刘士奇(给中央的综合)报告》。《选编》上册第336页。
    ⑿1930年2月16日《前委通告第一号——联席会议的结论并宣告特委成立》。《选编》中册第172页。

    编者注:这是作者1988年写的论文,此次参会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对中央苏区的重要贡献
·下一篇:关于史沫特莱对东固苏区的记述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