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月18日 ,朱德、毛泽东、陈毅率转战已疲的红四军到东固,与江西红二、四团实现了历史上不亚于井冈山“朱毛会师”的“东固会师”。在2月22日举行的两军会师大会上,毛泽东、朱德讲话,都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四团大加赞扬。
毛泽东说:“我们从井冈山出发,天天讲到东固见红二、四团,过去我们四军有的同志说没有红二、四团,现在见到了,没有吹牛吧!”“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个井冈山。东固山是我们走出井冈山又到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现在,东固山与井冈山终于连接起来了,最终要连接全中国,中国革命一定要胜利!”并称赞红二、四团,说:“红四军是铁军,红二、四团是钢军!”
朱德也在会师大会上风趣地说:“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现在你们也成了‘朱毛’了。”
东固会师后,陈毅高兴地赋诗,把东固山称作“东井冈”。诗云:
“东固山势高,峰峦如屏障。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
2月25日,红四军在东固休息一周后,正式迈开了向赣南、闽西进军的重要步伐。4月13日,毛泽东代表前委给中共湘赣边特委写信,重点说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他在信中指出:“这番我们到了东固则是另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力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组织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由二十五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是很宽的••••••他们消灭了许多靖卫队团,打败了三十六旅的二十七团,他们经常是一角五分一天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很密切,交通也很方便,敌人完全是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⑤
我们认为,毛泽东在离开东固后不到两个月写下的这段话,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特点的最好总结,也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最高评价。他在离开东固,率军游击赣南闽西时,脑子里可以说是一直在将东固区的特点和各个根据地(赣西南、闽西)作比较。8个月以后,1930年1月5日,他在给林彪的那封著名个人通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就写下了这样一段历史性总结的文字,初步形成了他的彪炳千秋的,引导中国革命冲破历史黑暗的“乡村中心”的思想理论。毛泽东写道:“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 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的是正确的。”并强调指出:“红军与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苏维埃,无疑义的它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⑥毫无疑问,这个“最重要因素”中包括了东固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的这一段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表现。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得出“乡村中心论”的伟大结论。那么,无疑的,这一结论包含了“李文林式”的根据地,因此,东固根据地的历史特点,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典型。同时,我还认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五大历史特点,在赖经帮领导时期已经基本形成,后来李文林领导,又将其向前发展,使其更加生动而丰富了。所以 ,毛泽东只在这里待了一周,就对其作出了肯定和赞扬。如果赖经邦不牺牲,而一直领导七、九纵队到红二、四团的革命战争,也可能是他迎接朱毛红军到东固会师。那么,毛泽东的文章中总结的就不是“李文林式”,而应该是“赖经邦式”了。
注 释:
①:毛泽东1929年6月14日于新泉《给林彪的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66-67页。
②③④⑤:1929年4月3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名义致湘赣边特委的信,载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第321页。
⑥:1930年1月5日《毛泽东给林彪的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载《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六册,第554页。
作 者:黄少群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党史部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