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值夏(吉安)起义简介 |
2008-03-28 11:58:34 |
|
作者:丁仁祥 |
|
|
|
|
罗炳辉,云南彝良人,贫苦出身。1897年12月22日生,1946年6月21日病逝。18岁时当兵,北伐时在朱培德部下曾屡立战功,升为营长。后因同情革命,被怀疑有“通共”之嫌,所部遭改编遣散,他自己也被逐出军营。1929年春,罗炳辉受吉安县长(云南老乡)及吉安绅商和金汉鼎所请,赴吉安就任靖卫大队大队长之职。先后驻扎在吉安县城和值夏水北。罗炳辉通过各种途径,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同情劳动群众,常常借机保护老百姓和所谓“赤色嫌疑分子”,令地方上的土豪劣绅极为不满。根据罗炳辉的表现,中共江西省委派出赵醒吾与他秘密建立联系,并经省委直接批准,于1929年7月9日以“罗南煌”名字正式加入了党组织,并指示他在适当时候举行武装暴动起义。正当武装暴动计划紧张进行时,10月底,驻吉安敌军成克耀提前采取行动,对地下党组织实施抓捕,在这紧急关头,罗炳辉同志向特委书记刘士奇同志报告,特委部分同志迅速转移,而无法通知联系的赵醒吾、黄义、申中等领导人和一百多名革命群众被捕。同时因团江西省委书记曾道懿被捕叛变,敌人从缴获的江西省委文件中也知道了罗炳辉准备起义的动向,于是吉安地方当局也开始秘密监视罗炳辉,并责令他把靖卫大队从值夏带回吉安城内,罗炳辉则以发军饷为名从吉安城来到了值夏。根据得到的情报,为解脱罗炳辉困境,赣西特委决定要罗炳辉提前举行起义,并由曾山同志委派肖望东把赣西特委让他提前举行起义的指示信送到了正在值夏的罗炳辉。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罗炳辉于11月15日宣布起义,率领靖卫大队180余人开往富水河南岸的新圩富田苏区。在富田,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省军委书记蔡申熙及曾山、曾炳春等领导人带领苏区革命武装和广大群众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大会。罗炳辉在大会上讲话,他说:三天前我们是来“剿匪”,剿谁呢?剿的是农民兄弟、劳苦大众。三天后我们扛着红旗回来了,也来当“匪”了,这才是我们的新生。刘士奇同志代表党组织宣布:起义的吉安靖卫大队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罗炳辉任团长。从此,罗炳辉走上了一条革命的光明大道。
不久,罗炳辉领导的红五团与红四团合并,改称红四团,罗炳辉仍任团长。1930年1月,红四团等部队被改编为红六军,罗炳辉先是担任二旅旅长,不久又担任二纵队司令员, 1930年6月至1931年间,罗炳辉先后任红十二军军长,新红十二军军长等职,直属朱德、毛泽东的红一军团管辖。1932年任红二十二军军长,归属红一方面军领导,1933年10月组建红九军团,罗炳辉担任红九军团长,直至长征。抗战时期,先后担任过八路军副参谋长、新四军一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二师师长等职,1946年4月担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因病在山东苍山县兰陵镇病逝,享年49岁。中共中央为罗炳辉逝世专门发了唁电,新四军军部及山东省党政军民各机关团体为罗炳辉举行了隆重葬礼。毛泽东为罗炳辉墓题写“革命烈士纪念塔”;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毅等同志为罗炳辉逝世题写了悼词和挽联。刘少奇题词是:志在革命、功在人民。周恩来题词是:人民的功臣罗炳辉不朽。朱德题词是:炳辉同志纪念,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存。任弼时题词是:永垂不朽。陈毅的挽联是:罗副军长炳辉千古,为被压迫阶级争自由剧战久经到死不离民众;当反革命势力已陨灭丰碑特建勒铭永记殊勋。江泽民为《罗炳辉传》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张震、周骏明也为罗炳辉同志题了词。这一切都给予了罗炳辉极高评价。
注:1、关于曾山派肖望东给罗炳辉送交赣西特委指示信史实来源:一是见《罗炳辉传》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中共彝良县委、中共昭通地委党史征研室编著);二是见《经略赣西南》一书(水根、辛华、卜谷著,人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