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文艺》第二期:圆月(外三篇)(散文)
2008-03-31 22:35:16
来源:《青原文艺》
作者:李三龙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南方秋日的夜晚,而当那轮皎洁、丰满的月亮盛开在深邃的夜空时,总有一种深情的呼唤来自不太遥远的故乡。
  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是父亲眼中甜甜的月饼,它载着父辈对收获沉甸甸的希冀,它载着父辈对丰收和富裕的企盼。圆圆的月亮是挂在父亲心中的明镜,洁白明静的月光洗尽父亲坎坷苍凉的人生与艰辛。
  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是母亲混浊的眼中一汪清澈的池水,是母亲手中一粒粒系着儿子思念的钮扣,一针一线缝着叮咛与细语。
  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是小时候手中放飞的火筝。记得孩提时候,每到中秋时分,我们都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齐,用一张张白纸糊成像火箭样的圆锥体,下面用很细很细的竹条固定,底部用细铁丝十字架型地拴在竹条上,然后用旧布沾上一点煤油,挂在铁丝上,点火后在火力的推动下慢慢地升入空中越飞越高,最后小得像星星一样“挂在”天空。待到火烧尽后,火筝慢慢落下来,我们便在明亮的月光下在富庶的田野上疯跑,看谁最先把火筝找回来。然后又点燃把它升上去,如此反复。这样开心的日子在中秋前后要玩上半个月,有时候放学回来连晚饭也不吃,便去放火筝,直到很深很深的夜里传来母亲们的焦急呼唤,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温馨的家里,在母亲的责备声中是入甜甜的梦乡,嘴边依旧挂着开心的微笑。
  月近中秋,月儿又圆了,家乡便如浓浓的醇酒,渐渐弥漫在我的心田。


  深深的祝福
                       
  当这支红不停地跳跃时,整个空间已经点燃,屋子的中间,空无一物,我的忧郁无处逃循,思绪总在周围无边的蔓延。我知道,窗外月光如水,暖风吹拂,我的思念如雨后小草绵绵不绝。
  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莲叶翠绿翠绿地开满荷池,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摇摆、婀娜多姿。在包河公园的一座小桥上,我们相遇了。那天,在雨中,你竟然穿一件洁白的连衣裙,一把火纸火红的雨伞轻轻地握在手中,不经意的旋转着,四周散出点点水珠。伞下的你,修长的身材显得娇媚似水、风情万种,一绺美丽的秀发如仙女般临风飘逸,你的柔情如同这个季节一样涨满我的视野。当你在空朦的雨中,从桥上缓缓向我走来的时候,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再也无法忘记你,忘记那个雨季的温馨。尽管那天我们相逢、相交、言语不多,但我们目光相碰时擦出的火花,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底。你娇美的面容、闪亮的双眸无不撞击的心怀。那天,濛濛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衫,也打湿了我的心,这是一个怎样富有诗意的雨季,许多年后依然令我魂牵梦绕。
  三十多个春秋过去了,从孩提的河滩走进沙漠中的驿站,漫长的人生路上,曾有多少让人体味、让人牵挂的记忆。今夜我又独自徘徊在野外的小径上,一切这样的安静,这样的清爽,阵阵微风过去,可以嗅出泥土淡淡的香味。在这样一种和谐而又平安的夜晚,我又记起了你,也许你早已为人妇,为人母;也许此刻你正哄孩子入睡,或教他写字,可是我的记忆中你永远是少女的你,你的娇媚,你的容颜,你的柔情厚意不变。
  其实,离开合肥的那年,我又去了公园,站在那座小桥上,我多想再一次碰到你,再一次在雨中漫步,牵你的小手,你的衣衫。
  今夜,月光照我,照我前行的路,不管前方有什么困难,远方的我,只想在每一个有雨的季节,深深地为你祝福。

  月夜无眠
                          
  夜深了,我静静地厮守着夜。月色依旧,虫儿依旧,一轮满月透过云层轻轻地洒在我的窗台上。我正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爱与痛的边缘(散文)
·下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走遍青原——电视专题片拍摄纲要(电视解说)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