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时,肖远银的女婿从摩托车上拿出两块猪肉。
回到家,肖远银又特意打来电话:“我喊我干儿子(女婿)送的肉,你收到没有……你一块,苟队长一块……”
陌生的食客
去年年初,有一天,协警陈瑶去打早饭,发现食堂里多了一个陌生人。
她看上去60多岁,瘦瘦的,一身橘红色的环卫工作服,在满堂的藏青色警服里,格外显眼。
她看到陈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陈瑶也朝她笑了笑。
早饭后,陈瑶问食堂的杨师傅:“怎么有环卫工在这里吃饭呢?”
“苟队让她来吃的。”杨师傅说。
几天后,办公室新买设备空出了很多包装纸箱,陈瑶准备像往常一样,扔到外边垃圾桶里。苟治奉过来找她:“纸板莫扔了,找个地方存起来,让那个清洁工来拿。”
第二天,那位清洁工来捆纸板,一边捆一遍腼腆的笑着重复一句话:“谢谢你们啰,谢谢你们啰!”
特警大队300多人,没有人注意到这位清洁工,除了苟治奉。
每天,苟治奉骑着共享单车,上班下班。
早上,6点过,他就看到这位清洁工,坐在街边啃馒头;中午的时候,她一个人端着一碗饭,就着咸菜吃,吃完了又开始扫地。她也不像别的一些人,遇到有人乱扔垃圾也不骂,悄悄过去捡起来扔垃圾桶。
苟治奉毕竟也是农村出身的,经历过苦难,深知生活的不容易,每次看到她一个人坐在街边吃咸菜,心里就觉得很酸楚。
有一天,她来特警队讨水喝,正好遇到了苟治奉。“大姐,你以后就来我们食堂吃饭。”
“不给你们添麻烦了。”清洁工说。
“怕啥子嘛,几百人的食堂,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一样,就添双筷子的事情。”苟治奉说。
后来,这位清洁工就每天来食堂吃饭。过年,小城市不像大城市禁鞭炮。特警队外,燃了一地的鞭炮纸屑,往常惯例,都会堆在第二天白天清扫。次日苟治奉进特警队大门时发现,地上干干净净的,他知道这是那位清洁工的回报,鼻子一酸。
去年10月,特警队搬迁新址。他时常想起那位清洁工,有时路过旧址,还特意跟那位清洁工打个招呼。
这些年来,苟治奉救助群众300多人,有自己掏腰包的,也有发动捐款的;有远处的,也有身边的;有困难群众,也有一时需要帮助的人。这位骑车上下班的特警队长,空闲时会带着孙女逛逛街,跟散步的人们聊聊天摆摆家常,没人会把这位57岁的邻家大叔,跟冲锋陷阵的特警队长联系起来。
相识的人会替苟治奉担心:“这么多年,你处理了那么多人,你每天骑车上下班,不担心人家报复?”
“我没有私心,被处理的人就心服口服,我怕啥子?”苟治奉边说边笑,俨然隔壁大叔。
苟治奉在安子村邓方英家与老人拉家常。
苟治奉在安子村邓方英家详细了解老人生活情况。肖远银
苟治奉(右一)在安子村与肖远银老人(右二)交流。
苟治奉(右一)在带领特警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