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泉(1927— ),出生在萍乡安源煤矿附近的一个农家,父母既无方寸土地,又无谋生手艺,只靠揽些零活度日。尽管如此,父母仍然节衣缩食供刘天泉念完了小学。后来刘天泉考入公费师范学校,做过教师,又转入高中学习三年。
1944年日本侵略者对湖南长沙、衡阳等地发动大规模进攻,萍乡也未能摆脱被蹂躏的灾难。16岁的刘天泉被抓为劳工,半路逃脱后又被日本人抓回去,身上被刺十余刀。昏睡5天5夜之后,刘天泉竟然奇迹般地复活过来了,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乞讨三百里行程才回到家。这一次的生死经历,使刘天泉深刻而真实地理解了一个落后的民族受侮的伤痛。强国富国的愿望从此深深在刘天泉的心中扎下了根。
1950年刘天泉考入湖南大学矿冶系,四年之后进入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学院学习,不懈地勤奋努力使刘天泉最终获得硕士学位,由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个拥有报国本领的科技人才。回国后,他供职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水下煤炭资源,刘天泉申请了水底下采煤试验课题,他首先选择了淮南李咀孜矿,那是我国第一个用冒落法水底下采煤的试验矿井。李咀孜矿紧靠淮河边上,离淮河大坝不过几十米,河床底部离采煤层很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而且矿井内部防水措施也不够。刘天泉翻阅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建议补打、补掘观测孔和观测巷道,这些新掘的巷道就在采空区上面,离采空区高度仅1—2米,且处在采动引起的破坏带内。但刘天泉冒着危险在这些巷道里进行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观测和记录,终于弄清楚了李咀孜矿的地质及垮落情况,解决了淮河河床下、淮河大坝下的采煤难题。据估算,这项成果直接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达数亿元。
为了研究在巨厚流沙层下开采特厚煤层的技术,刘天泉在柴里主持了我国第一个此类试验矿井。这里煤炭储量达10多亿吨,煤层厚度近10米,且煤质好,但煤层上面有地下水层。按照当时的国外文献和国际惯例,开采此类煤田的开采深度与开采煤层厚度之比应达45倍以上,如果这样的话,势必要浪费大量的煤炭以作防水煤柱用。怎样确定一个合理的回采上限而又能保证开采安全多出煤炭呢?又是历时三年多上百次的测试,刘天泉和同事们一起终于把厚煤层分层间歇的合理回采上限找到了,将开采深度与开采煤层厚度之比降到了10倍以下,有的仅4—5倍,大大突破了外国文献的规定。仅缩小防水煤柱一项,就可采掘压煤3500多万吨,延长矿井寿命20年。这一成功,为类似矿井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可靠的依据。
刘天泉最杰出的学术成就,是他在几十年的科研探索中形成的一整套认识、预测、防治、控制矿山采动岩体和地表变形与破坏的理论体系,创新了一整套矿山特殊开采技术体系,这是采矿行业科研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开创性地将现代力学理论和方法引入采矿学及特殊开采领域,提出了采动响应的新概念和理论以及矿井大面积采动引起的大位移、大破坏力学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广泛的影响,曾几度应邀赴英国纽克斯尔大学、原西德汉堡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等高校作学术讲学。刘天泉的理论研究成果被国内外相关行业广泛地引用。
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刘天泉主持完成了100多项科研及工程指导项目,其中有12项属国内外首创,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43项,出版专著10本,发表论文100余篇,许多成果被教科书和国外专著引用,并纳入多种技术规程。
1994年6月,刘天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此外,刘天泉还是我国煤炭系统第一个公开答辩后被授予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