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系统内外循环中物质流、能量流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互联网络,以及地面(海面)观测台站等现代对地观测与信息传输工具,探讨全球变化、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适应实现地球时空尺度相应“缩小”、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生态良化的迫切需求。早在1985年,陈述彭就提出以“海岸线为基线”的设计思想,并在应邀参加伦敦全球数据库设计会议上作了引导性发言。1992年,陈芳允和他合作提出发展新一代小型卫星群的设想,其重要意义也已经为国内外最新进展所证实。
1996年,他和助手们提交的《海岸带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赢得很大反响,在东南亚地理学研讨会上,获泰国地理学联合会荣誉奖。
由于对地理学、地图学、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突出贡献,陈述彭在国内外地球科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应奢望当代的荣誉和理解,需要的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要顶天立地,立意创新,勇敢超前,去追求真理。”这正是他一生奋斗不止的真实写照。 严谨治学的刘恢先在中国地震局工程科研所的主楼里,安放着我国地震科研先驱刘恢先的铜像。刘恢先(1912—1992),出生于莲花县坊楼乡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父刘行谦曾任庐山管理局局长,幼时的刘恢先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就养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后来随父来到南昌读书,毕业于省立二中高中部,随即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193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三年后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一大公司任职。
1937年刘恢先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和工作待遇,回国从事桥梁设计工作。后由于内战爆发,刘恢先被迫又暂居美国,任美国伦塞利尔理工学院副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刘恢先当即偕夫人冲破重重阻碍回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
1954年刘恢先负责筹建起了我国第一所土木建筑研究所(后改为工程力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他与同事们配合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了建筑材料、地基土壤、工程结构、建筑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材料检验和地基土壤检验做了大量工作,并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奖励。与此同时,工程力学研究所把抗震研究作为重要任务,刘恢先把大半生的心血倾注于地震工程研究领域。1959年刘恢先组织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61年他又主持编出了我国第二部抗震设计规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国家后来编制法规性抗震规范的基础。
如果说最初从事地震工程研究只是一种专业研究方向上的分工,那么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的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的灾难,则是从内心深处给了刘恢先极大的冲击。地震的产生原因极其复杂,即使是事前有所预测,也绝少能够使用人工方法避免地震的到来。但是一个科学家的科研态度应该是直面自然,不断探索。1978年,刘恢先发表《关于地震烈度及其工程应用》一文,对地震危害和抗震研究作出了理论的认识和说明,其领导编写的“地震工程研究”和“水库地震及水工建筑抗震规定”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刘恢先主编出版了《海域地震震害》一书,并被推选为第一届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1980年,刘恢先主持发表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更新了地震烈度的物理标准,对工程抗震设计具有很高实用价值,该书后来获得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就在这一年,刘恢先被推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至1987年,由于在地震震害调查和抗震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刘恢先被推选担任地震科研界的许多重要职务,并主编了《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