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麓水将军是一位受到毛泽东器重,并被毛泽东誉为“将才”的军事指挥家。他1929年参加工农红军,经历了五次反围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战役和开辟巩固鲁南抗日根据地,南征北战16年屡战屡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王麓水(1913—1945),又名培岳、松斌,生于萍乡市芦溪县长丰乡宗里村。家境贫寒而少有大志,从小就开始阅读军事历史著作。1927年,王麓水参加了由萍乡达成师范《火潮学社》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开始进行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来辍学回乡,在宗里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地下斗争。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莲花向井冈山进军,一个团的敌军也尾随其后,准备第二天经南坑、宗里进攻莲花。得此消息,宗里党支部十分着急,王麓水提出用“空城计”虚张声势吓退敌人,被支部采纳。支部发动群众,连夜进行了部署。第二天,到了南坑至高步岭峡谷后,见家家关门闭户,到处都是“不放过一个白狗子”等标语,王麓水和战友们点燃了土炮,敌军以为中了埋伏,狼狈撤退。这为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争取了时间。
1929年6月,王麓水在袁德生领导的湘赣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担任秘书工作。1932年王麓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先后担任班长、科长、特派员等职,长征时升任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委。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联共抗日条件,王麓水任缩编后的一一五师六八五团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9月25日,六八五团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王麓水在战斗中负了重伤。
1938年夏,王麓水伤愈不久调一一五师补充团任政委,带领部队在山西南部与敌作战。在黄河防御战中,他指挥了著名的“风陵渡”战役,将进犯风陵渡的3000多日军打垮,威震敌胆。1939年春,王麓水调到晋西支队,担任政治部主任,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1940年春天,王麓水率部挺进山东,任山东纵队教导二旅政治部主任,为开创山东滨海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夏,调往山东纵队一旅,晋升为旅政治委员。
1943年3月王麓水调任鲁南军区政委兼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他按照党的“敌退我进”的方针,组织武工队,采取“翻边战术”深入敌占区,把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结合起来,破除了日军50余里的封锁墙,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44年夏,王麓水率部西征,解救了被敌人重重包围的微山湖独立支队,攻克了敌人据点,歼俘1000余人。返回途中,又歼灭敌部一个团,彻底打开了津浦路西的局面。同时还建立了鲁南第二军分区,使微山湖区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日本投降后,鲁南军区部队改编为山东解放军第八师,王麓水任师长兼政委。这时,蒋介石急于北上夺取抗战果实,上级命令要千方百计切断津浦铁路线,阻止蒋介石的兵力北上。根据这一指示,王麓水在界河地区配合罗炳辉将军,拦腰截击北上之敌,俘获敌军长于怀安。
为彻底粉碎蒋介石北上发动内战的阴谋,王麓水率领八师,于1945年12月初包围了重要战略要地—山东滕县县城,12月12日,八师发动总攻,战斗打得十分惨烈。13日凌晨,王麓水冒着枪林弹雨,迂迥穿插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指挥战斗,这时,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王麓水身受重伤,壮烈牺牲,时年32岁。
这位以“善战爱民”而著称的将军阵亡的噩耗传来,不少干部群众当即失声痛哭。全国解放后,将军的忠骸被隆重迁葬于临沂烈士陵园,朱德、董必武、陈毅、罗荣恒、肖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