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工程)为主抓手,全市农业更是锦上添花。去年,萍乡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农业资源总量全省最小的条件下,夺取了一个全国之最和四个全省之最五项殊荣:水稻杂交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在海南制种的设区市;水稻优质稻率、播面单产均为全省最高水平;花卉苗木的规模、品种、质量为全省最大最好;山羊养殖的数量和良种率为全省最多最高;农民负担全省最轻,全年仅为14.72元。去年萍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322元,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目前萍乡市已重点培育出20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占全市四分之一的8万农户。2005年花卉苗木基地将达到4万亩,药材基地将达到8万亩,山羊养殖将达到50万头,奶牛有可能突破2000头,水稻在巩固吨粮田的基础上单产、制种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无公害蔬菜潜力很大,将达到3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投资1122万元,财政支农支出比上年增长27%,全市小额农贷资金达2.63亿元,贷款农户达9.6万户。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总产值近5亿元,全市农业总产值可达13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全市有18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省级无公害认证,7个企业、11个产品获国家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
开放度日益扩大 为了实现萍乡在江西率先崛起的目标,萍乡在差异发展、错位发展、配套发展中寻求突围,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不动摇,充分发挥萍乡承东接西的区位特色,向东抓对接,向西找机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致力于将萍乡建设成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江西对西开放的窗口。向东,萍乡主要是抓住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进行对接与互动,着重引进了一批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性强的工业项目;向西,萍乡主要是加强了与湖南“长株潭”经济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主动接受其辐射,加快产业融入,把萍乡全景式地袒露在整个中国发展的大版图中勾画美好前程。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机制和方式得到了创新,开放型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引进内资近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40万美元。
旅游产业凸活力 萍乡依托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打出了“安源牌”、“武功牌”、“傩文化牌”,一个集红色文化游、工业文化游、休闲度假游为一体的旅游城市呼之欲出。以安源开发建设为旗帜,萍乡充分挖掘萍乡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闻名中外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远古文化、江南一绝的生态文化、神秘深奥的杨岐文化等5大文化品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2004年,萍乡开通了“南昌—安源—井冈山—韶山”湘赣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萍乡融入到了全国红色旅游的大格局中。今年1至6月来萍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和48%。江南名山武功山自开通索道后,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5%和256%。
城市品位大提升 萍乡市城镇化建设“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相继建成秋收起义广场、安源世纪广场等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广场,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点睛之笔。曲水流觞的鹅湖公园,树影扶疏、万物葱笼,是萍乡市区最大的“绿肺”。萍乡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带动力和辐射力,形成了“城在山中,山在水中,人在景中”的山水绿城风貌,一座极富园林特色的江南中等城市渐迷人眼,并已跻身为省级园林城市。今年以来,萍乡市启动了城市环境卫生、商业网点、供水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城区已动工基础设施建设20项,完成投资3.7亿元,加快了文化路步行街建设步伐,启动了山下路、师范北路建设项目,硬化改造了11条小街小巷。目前,萍乡市城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人口约46万,城市化率达到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