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英雄>>正文
陈济桓:用血肉之躯书写不屈民族魂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1日 07 版)
作者:林凡诗
浏览次数:
2025-08-01 12:02:3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图为陈济桓像。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新华社发)

  走进广西桂林市七星景区普陀山博望坪,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处庄严肃穆的抗战遗址群——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这里长眠着1944年桂林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革命军三位高级将领及800余名士兵,见证了80多年前那场持续10余日的桂林保卫战。

  陈济桓烈士便是这三位将军中的一位。

  陈济桓,1893年生,广西岑溪人,曾任广西绥靖公署高级参谋等职。年轻时他受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加入了革命组织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他参加了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

  1944年5月,侵华日军集中主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洛阳、长沙相继陷落,衡阳也于8月8日失守。接着,日军沿湘桂铁路长驱南下,直逼桂林。

  第十六集团军接到命令必须死守桂林,阻击日军继续推进。时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桂林城防司令的韦云淞,希望老搭档陈济桓来担任参谋长。此时陈济桓妻子即将分娩,亲属都劝他再三考虑,但陈济桓留下一封家书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吾无以报国,惟有五尺长躯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

  陈济桓随即赶赴桂林,被任命为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同2.5万多名士兵共同防守桂林。陈济桓深知此次战斗是困守危城,因此他协同韦云淞指挥各部队划分战斗区域,明确各部队接合部的保障措施,并根据固守桂林城的战斗任务,补充屯集了许多粮弹,还指导成立了城防工事构筑委员会,动员军民利用桂林多山的地形修筑了坚固的野战工事,并进一步沟通了各层通信联络网。

  1944年10月28日,日军集结7万多兵力开始围攻桂林,从29日起开始了全面的疯狂进攻。抗日将士在韦云淞、陈济桓等指挥下奋勇杀敌,利用桂林城郊多岩洞的有利条件进行坚守。11月4日凌晨开始,屡攻不利的日军悍然使用毒气弹、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并出动飞机大炮进行扫射和滥炸。双方激烈交战,中方士兵伤亡惨重。

  11月9日,日军集结大量兵力,再次突入桂林,双方转入激烈的巷战。陈济桓指挥将士拼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无力挽回颓势。韦云淞和陈济桓只好率军突围,以保全部队。当他们率领部队冲出桂林西门,突出敌人重围,行至猴山时,又与日军部队遭遇,双方展开了残酷的血战。

  此时陈济桓已身负重伤,无法随队突围,便用钢笔在名片上写下“不能脱离阵地,决定自杀成仁,免受辱。”交给随身警卫之后,他下达了最后一道指令,命令随队军官组织可行动人员和轻伤员在天亮前突围出去。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陈济桓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壮烈殉国。

  如今,位于桂林市七星景区的三将军殉职纪念塔和八百壮士墓,已被列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每天都有参观者前来瞻仰。桂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通过举办祭扫纪念活动、组织老兵宣讲、发动志愿者开展纪念设施环境清理等方式,将历史遗址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营造全社会守护历史记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良好氛围。这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抗战纪念设施,已成为见证中国军民坚韧不屈抗战精神的重要地标。

  (据新华社南宁7月27日电)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乐以琴:凌云壮志 精忠报国
·下一篇:无
无相关新闻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济桓:用血肉之躯书写不屈民族魂
黑龙江:史志干部业务培训班在哈尔滨举办
《中共临沂历史大事记》 (1978.12—2012.1
四川:“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特稿精选-李俏娴:全国首家民办公益乡村“双
魏岳江:八一:让我们重温第一课,感受那段
特稿:八一:让我们重温第一课,感受那段激
特稿:八一颂
八一颂
樊光湘:八一颂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